科研产出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英文)
《Acta Botanica Sinica 》 2003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RAPD技术对水稻品种农林 8号 (含苯达松抗性基因Ben)和其突变体农林 8号m (含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进行标记 ,从 36 0个 10bp寡核苷酸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5个引物产生的 7个RAPD标记。经对多态性标记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再设计PCR引物 ,将其中 4个RAPD标记OPG18/ 94 3、OPG18/ 972、OPD10 / 12 4 8和OPF0 3/ 1198转化成SCAR标记SCAR/G18/ 883、SCAR/G18/ 890、SCAR/G18/ 919/ 94 8、SCAR/D10 / 12 37、SCAR/F0 3/ 1186。通过对农林 8号×农林 8号mF2 分离群体 32 0个单株的连锁分析及在 1对含ben基因的近等基因系H12 1和Hben12 1中验证 ,标记SCAR/G18/ 883、SCAR/G18/ 890、SCAR/G18/ 919/ 94 8与Ben或ben基因共分离 ,SCAR/D10 / 12 37与Ben基因的遗传距离为 (14 .8± 2 .1)cM。经Southernblotting分析并结合F2 代分离比例表明 ,标记OPG18/ 94 3、OPG18/ 972及其转化的SCAR标记在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序列 ,且OPG18/ 94 3和OPG18/ 972为一对等位STS位点。这是首次报道与ben或Ben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ben基因的转育及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分离ben基因提供了有用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 水稻 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RAPD标记 SCAR标记


淮猪及其二元、三元杂种猪产肉性能试验
《养猪 》 2003
摘要:通过淮猪与长白、大约克进行二元、三元杂交,获得长×淮、大×淮、大×长淮、长×大淮4个杂交组合,并设一对照组淮×淮,进行肉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杂交组合为大长淮,其平均日增重670g,饲料转化率3.06,屠宰率75.97%,瘦肉率56.67%,肉色3.00分,大理石纹2.50分。


千金子发生特点与危害及其防除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03
摘要: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千金子 [Leptochloachinensis (L )Nees ]发生危害及防除等方面的最新研究信息。局部发生重、分布范围广是其目前发生的主要特征 ;成株率高、总积温低、旱生喜湿、出草早、具萌发峰、生育期不同、分蘖能力强、单株产种量大、植株大、共生期长、对常用除草剂不敏感等生物学特性是千金子在直播稻田危害加剧的主导因子 ;实施千金子在直播稻田萌发前、苗期和大量发生时化学防治为基础、农业防治为补充 ,成株期农业防除为主体、化学防治为补充 ,适当提倡生物治草的杂草综合治理 (IWM)措施是当前国内外流行的做法。提出了现阶段千金子综合治理所面临的挑战 ,展望了今后的杂草治理新动向。
关键词: 千金子[Leptochloachinensis(L)Nees] 发生 生物学特性 危害 综合治理


大棚土壤障碍因子形成及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棚土壤障碍因子形成及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结果。大棚土壤障碍因子是国内外共同存在的问题 ,已严重影响蔬菜等作物产量、品质并引起环境污染。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土壤管理、施肥、灌溉、耕作、政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农业新技术、新测试手段的应用为减轻和消除大棚土壤障碍因子提供了广阔前景


桑树冬芽组织培养品种效应研究
《中国蚕业 》 2003
摘要:桑树组织培养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也有很多利用桑不同部位为外植体建立离体培养体系的报道:其中利用桑冬芽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成不定芽,并培养成新植株的技术为快速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易行的途径。在生物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外源基因的导入等都必须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进行,桑冬芽组织培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的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不同桑品种的桑冬芽组织培养的差异性,为利用桑冬芽快速繁殖进行了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