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桑树新品种皖桑2号选育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桑树新品种皖桑 2号。多年、多点区试鉴定结果表明 :皖桑 2号产叶量比湖桑 3 2号提高 2 5 %~ 3 0 %左右 ,10 0kg桑产茧量比对照湖桑 3 2号有显著提高 ,可缩短养蚕经过 ,是一个丰产、稳产、适应广、抗逆强的优良品种


野败型水稻保持系线粒体特异DNA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PD技术 ,从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 97A的保持系珍汕 97B中得到一个特异的扩增片段PWP 13。该片段全长 80 8bp ,1~ 14 2区段为正常的cob基因片段 ;14 3~ 372、4 0 6~ 70 7区段与一个报告的嵌合cob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 98%、10 0 % ,但由于碱基缺失 ,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 ;373~ 4 0 5区段为PWP 13所特有的重复序列 ,70 8~ 80 8区段为未知序列。序列内含有 3组长度分别为 9、31、2 7bp的小重复序列。


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质量标准 》 2003
摘要: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抓农业标准化工作较早的省份之一。安徽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建立了安徽省农产品质量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暨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把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农业三项工程的主要内容组织实施,省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002年全省优质稻米面积66.7万hm~2,占水稻面积的37%;优质专用小麦46.67万hm~2,占25.5%;优质油菜籽面积80万hm~2,占80.4%;名优茶叶产量占30%以


青霉素对豇豆种子萌发及下胚轴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用青霉素处理已贮藏 5年的豇豆种子 ,研究青霉素对其萌发及下胚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青霉素处理后发芽率、发芽指数没有明显变化 ,但青霉素 2 0 0~ 40 0mg/L可以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青霉素 10 0~ 40 0mg/L可促进豇豆下胚轴的生长 ,以 40 0mg/L作用效果最大 ;青霉素 40 0~ 80 0mg/L可显著增加下胚轴粗度 ,以 80 0mg/L青霉素处理的种子下胚轴最粗 ,但出现畸形褐化的现象。综合考虑 ,以 40 0~ 60 0mg/L的青霉素处理豇豆种子效果较好。


名优茶开发的技术需求与经营策略
《茶业通报 》 2003
摘要:本文简析了名优茶发展现状,针对名优茶开发中的存在问题、技术需求与运营途径,阐述了名优茶加工的技术模式,以及名优茶发展的经营策略。


稻田优质高效水产品生态养殖技术
《安徽农业 》 2003
摘要:稻田养殖水产品是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将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使水稻和水产品双丰收的立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国各地发展稻田养殖名特优水产品的农户越来越多。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