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蒜高产优质高效的氮磷钾配合施用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4
摘要:1998~2001年连续三年多点研究大蒜高产优质高效的氮磷钾配合施用技术。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蒜的产量,三年平均,蒜苗、蒜苔和蒜头产量较不施钾肥的对照分别提高13.9%~39.2%、24.2%~33.2%和17.3%~24.5%,平均增产30.5%、29.4%和21.2%。增施氮肥也能有效提高蒜苗和蒜苔的产量;磷肥用量不足,蒜头产量急剧下降。以施用钾肥为中心的平衡施肥技术能有效增加蒜苗和蒜苔中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分含量,改善大蒜的内在品质,提高大蒜的营养价值。施钾增收5343~7279元/hm2,施用钾肥的产投比达(10.8~19.5):1。当前生产水平条件下,大蒜平衡施肥方案为纯N300kg/hm2,P2O590kg/hm2,K2O300kg/hm2左右。


无公害水稻生产的农药和氮肥使用技术及其安全性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安徽无公害水稻生产的实际 ,使用允许在无公害水稻生产中应用的部分农药品种进行病虫害防治 ,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虽然有些农药使用的次数和使用量有所突破 ,但检测结果仍未检出农药残留。另外 ,对水稻后期增施一定量氮肥试验 ,也未检测出亚硝酸盐。


家蚕胚胎和幼虫时期滞育激素的组织学定位、表达和分泌路径
《科学通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对家蚕滞育激素(DH)基因在胚胎时期神经系统中的分布、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胚胎的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包括脑、咽下神经节和胸神经节(TG),都有明显的阳性细胞;心侧体和末端腹神经节(TAG)很可能是DH的释放位点;以地高辛标记的DHcRNA为探针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DHmRNA在胚胎咽下神经节的上颚、下颚和上唇3簇细胞中表达.此外,发现胚胎的咽下神经节的一对侧边细胞和TG的一对腹中线细胞也表达DHmRNA.原位杂交和RT-PCR的结果表明5龄幼虫期的DHmRNA的表达定位与胚胎期基本一致.
关键词: 滞育激素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胚胎 幼虫 家蚕(Bombyxmori)


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形势对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提出新的发展要求 ,作为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者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改变思想观念 ,改进工作模式 ,谋求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