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中国茶叶 》 2005
摘要:工夫红茶多年来一直沿用重萎凋、重发酵的传统工艺,因而其色素的种类和数量均大大低于CTC红茶,滋味不够浓强。有研究表明,采用冷冻萎凋能缩短萎凋和发酵时间,有利于改善红茶品质;但也有研究显示,冷冻萎凋过程中酶活性较低,限制了必要的物质转化,因而可能对红茶品质有负面影响。本项研究就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生化成分变化及品质的影响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旨在探明利用冷冻萎凋改善红茶品质的可行性。


转Bt基因抗虫棉卡那霉素田间鉴定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转基因抗虫棉不同时期、不同叶片对卡那霉素不同浓度的反应及其与棉花抗虫性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选取 4 000mg·L-1的卡那霉素液在棉花苗期、蕾期涂抹棉株倒二片平展叶最适宜,田间卡那霉素反应与田间棉铃虫发生实况结果吻合率高。说明棉花田间抗卡那霉素反应能够准确检测转基因抗虫棉,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田间检测转基因抗虫棉的方法。


"穿心莲"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2005
摘要:穿心连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喜高温、湿润、向阳,不耐旱、怕涝,喜肥沃、中性偏酸土壤,穿心莲全草入药,其有效成分为穿心莲内酯和黄酮类,具清热解毒、明目之功效,对肝病和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穿心莲引进我县栽培有30年的历史,目前年播种面积2000公顷,占全国面积的1/3,我县1999年被国家医药局批准为:"安徽省中药材生产基地"。但近几年来由于药农盲目追求高产,过量施用化学氮肥,造成的酯下降,严重影响中药材的品质。为提高穿心莲的品质,2001年起,在加拿大钾磷研究所(PPI/PPIC)中国项目部的支持下,开展了穿心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和改善品质的效果。


利用果桑效益促进蚕桑业的发展
《中国蚕业 》 2005
摘要:合肥市栽桑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到颠峰时饲养蚕种近6万盒,工农业产值上亿元,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近年来,在全国蚕桑业正经历区域调整的大环境下,合肥市的蚕业经济也走过了十年的调整期。当前,全市蚕桑主要集中于距合肥市50km2范围的肥西县。桑园面积稳定在160hm2左右,年养蚕3.3万余盒。重点乡镇蚕桑从业户达70%以上,户均收入3000余元。在市、县有关部


B超活体测定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B超仪对 3个猪种共 2 0头猪的背膘厚、眼肌面积进行了活体测定 ,分析其测定结果与A超活体、屠宰后胴体及胴体瘦肉率的关系 ,探讨B超在猪育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 :同一性状B超活体测定值与A超活体、胴体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 (p <0 .0 1) ;B超活体测定猪背膘厚与胴体瘦肉率为负相关 ,B超活体测定眼肌面积与胴体瘦肉率为正相关 ,皆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 ,并建立了胴体瘦肉率对B超活体测定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