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019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家兔是节粮型草食小动物,其养殖投资少、见效快,已成为中国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分别从家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等方面对国内外2019年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国外在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家兔繁殖方面均作了较多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是针对选择和环境及添加物对家兔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是对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其中产仔数及精液蛋白方面的研究较多,其次是生长、肉质、毛色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而繁殖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公兔精液的保存方法及添加物对家兔精液品质、产仔数和受胎率的影响.国内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也主要包括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家兔繁殖,但国内的研究重点在分子育种研究,其中品种与遗传多样性及皮毛性状功能基因的研究较多,主要采用高通量测序、常规基因克隆和基因编辑的方法筛选对研究性状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基因及调控网络;而传统育种性状评定和家兔繁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该综述可为家兔的育种和生产研究提供参考.
小麦新品种荃麦725选育与体会
《种子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育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是推动小麦持续增长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安徽荃银高科通过"科企合作育种"模式创新,利用4个品种聚合杂交和灾害多发的逆境选择压力,经多年选择、多点鉴定,选育出高产中感-中抗赤霉病高白度软质小麦新品种荃麦725.本文介绍了荃麦725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丰产性、品质、抗病抗逆性、适宜区域和栽培要点.结合育种实践提出了沿淮、淮北小麦育种重点主攻穗数和千粒重,重视容重、赤霉病抗性改良及全产业链加强科企合作等体会.
不同催产激素对黄颡鱼♀×瓦氏黄颡鱼♂繁殖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9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鱼用催产激素及其组合物对杂交黄颡鱼繁殖效果的影响。本实验选用3种鱼用催产激素,每种激素3水平,共9个组合,对繁殖亲本进行注射催产处理。3种鱼用催产激素不同剂量组合对黄颡鱼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影响较大,其中实验组9中的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达到90.0%、84.7%、88.9%;实验组8中的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达到92.5%、83.2%、85.1%;注射同种不同剂量的催产激素对黄颡鱼亲鱼效应时间有一定影响,其中实验组9效应时间最短(23 h),而第2组效应时间最长(30 h)。实验组9中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地欧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合效果最好,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达到90.0%、84.7%、88.9%。
国审高蛋白高产大豆蒙13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大豆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蒙1301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06年以合豆3号为母本,阜豆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和海南加代选育而成.蒙1301参加2016-2017年国家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3 048.0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8%,并表现丰产、稳产、抗病、抗倒伏.该品种生育期106 d,单株有效荚数51.1个,百粒重18.5 g,籽粒蛋白质含量45.26%,脂肪含量19.07%,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27.0万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块中易获高产.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18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及繁殖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主要针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技术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其中传统育种方面主要研究了选择效应及性状评定、遗传与环境互作和种质性能测定;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涉及生长、肉质、皮毛、繁殖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而家兔繁殖技术方面主要包括精液冷冻研究及添加物和环境对家兔繁殖的影响.2018年国内在家兔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方面研究较多,传统育种主要对一些地方品种种质性能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子育种主要集中于肉质、皮毛和繁殖性状的研究,并获得了新的相关分子标记和基因;但家兔繁殖技术方面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传统育种主要研究了选择与性状评定和遗传与环境互作;分子育种主要集中在筛选生长与肉质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方面,但在皮毛性状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且国外分子育种主要是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筛选分子标记或研究性状相关基因的功能,而国内多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对研究性状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基因及调控网络.作者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家兔育种提供参考.
柿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安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柿子的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和选择性育种等常规育种方法,对柿基因工程育种的现状及进展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对柿育种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