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龚存力 1 ; 方吴云 1 ; 王士梅 1 ; 吴敬德 1 ; 杨联松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籼型;两系核不育系;皖28S;选育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20 年 012 期
页码: 234-236
摘要: '皖28S'是以'1892S'为母本,以'华37B'为父本杂交,再与'1892S'回交后,对其分离后代,采用含有Pid1、Pid2稻瘟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经8年14代选育而成,具有育性稳定、易配组、抗病性好等优点.201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 相关文献
[1]籼型光温敏两系不育系W98S选育及应用. 张道田,于学奎,王宗启,黄建华,李延民,单秀林,罗干,王桂琼,张德文. 2017
[2]优质粳型不育系爱知香A的选育与利用. 庆瑢,孙明,龚秀东,王前超,姚卫清,秦波. 2003
[3]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3026.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 2009
[4]功能性水稻新品种品黑一号的选育及营养安全研究初报. 台德卫,蒋光月,姚自鸣,刘泽,黄天林,陈应南君,张培申,杨普,张效忠. 2016
[5]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H344S的选育. 杨联松,白一松,熊延文. 2015
[6]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K优52. 施伏芝,罗志祥,阮新明. 2008
[7]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289. 张效忠,丁美顺,刘会义,台德卫,梅德勇,陈应南君,吴爽,杜士云,白一松. 2014
[8]豌豆品种皖豌1号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勇,叶卫军,田东丰,周斌,张丽亚. 2018
[9]籼型两系不育系191S选育与应用. 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2022
[10]抗旱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皖两优1008的选育. 王士梅,方吴云,朱倩,易月明,龚存力,吴敬德,杨联松. 2023
[11]东流水牛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贾玉堂,赵拴平,徐磊,程智中,何宗来. 2014
[12]抗虫杂交棉爱杂1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产焰坤,潘泽义. 2012
[13]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531.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民,从夕汉. 2020
[14]单季晚粳杂交稻新组合T12优66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张培江,占新春,付强,郑乐娅,张培权,邹禹. 2014
[15]茶树新品种“黄山早芽”选育报告. 江济和. 1994
[16]中籼糯N-2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许传万,吴家道,陈桂芝,许学. 2010
[17]早籼S9042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吴敬德,吴跃进,汪秀峰,许霞. 1996
[18]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399S的选育. 王守海,罗彦长,王德正,李成荃,吴爽,杜士云. 2001
[19]滁州鲫种质资源现状与选育技术探讨. 吴明林,李海洋,侯冠军,何吉祥. 2012
[20]BT型粳稻不育系T4012A的选育及应用. 占新春,付强,郑乐娅,张培权,邹禹,张培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节水稻新品种绿旱两优2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黄明永;王士梅;卢继武;方吴云;张健;李文晋;刘淼才
关键词:节水稻;绿旱两优21;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抗旱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皖两优1008的选育
作者:王士梅;方吴云;朱倩;易月明;龚存力;吴敬德;杨联松
关键词:杂交稻;皖两优1008;抗旱;优质;易制种;选育
-
杂交稻组合节水抗旱性鉴定评价综合指标构建
作者:康海岐;孙小文;王士梅;何芳;曾永旋;覃蓉敏;韩友学;康家荣;曾琳;张鸿
关键词:杂交稻;节水抗旱性;鉴定评价;复合指标;节水抗旱稻
-
施氮量对直播稻绿旱粳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段素梅;陈龙;王士梅;杨安中;方吴云;龚存力;宗易
关键词:施氮量;直播稻;绿旱粳1号;产量
-
沿江地区稻-稻周年种植制度下再生稻丰产增效技术研究
作者:孔令娟;冯骏;汪永武;杨森;潘广元;陈刚;何泽林;冯叶红;叶斌;王士梅;凌新军;汪向东
关键词:再生稻;丰产增效技术;优化构建
-
高产抗倒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徽两优348
作者:杨联松;王士梅;白一松;龚存力;方吴云;吴敬德
关键词:杂交水稻;徽两优348;高产;抗倒;选育
-
播种量对绿旱粳1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邵芳荣;杨安中;王士梅;刘俭;段素梅
关键词:直播;播种量;绿旱粳1号;生长;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