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经济效益(模糊匹配)
97条记录
不同配合料饲喂育肥猪对比试验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2种不同配合料饲喂育肥猪的饲养效果和效益情况,筛选出适合试验猪场生产所需的饲料品种。[方法]选择体重在(47.3±2.5)kg的洋三元猪40头作为试验对象,将其分为2组,并分别饲喂2种配合料55 d,当体重达到90 kg左右后,对其生长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试验阶段结束后,大北农饲料组的实验猪在头均末重和头均总增重上分别极显著高于金格力饲料组11.29%和16.32%(P<0.01),但其料肉比却极显著低于金格力饲料组13.64%(P<0.01)。[结论]综合以上因素,并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出发,可以认为大北农公司的配合料更适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 配合料 育肥猪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尿素不同施用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应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控释尿素不同施用条件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共设7个处理,即CK(空白处理,不施氮肥)、100%PU10/0(普通尿素全量基施,N 240 kg·hm-2)、100%PU6/4(60%的普通尿素基施、40%的普通尿素于拔节期追施,N 240 kg·hm-2)、80%PU6/4(60%的普通尿素基施、40%的普通尿素于拔节期追施,N 192 kg·hm-2)、100%CRU(全量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基施,N 240 kg·hm-2)、80%CRU(80%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基施,N 192 kg·hm-2)和40%CRU+40%PU(40%树脂包膜控释尿素+40%的普通尿素基施,N 192 kg·hm-2)。结果表明,无论是产量效应还是氮素利用效应,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RU)处理总体优于普通尿素(PU)处理,尤其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40%CRU+40%PU)效果最佳,以7 709 kg·hm-2的产量、36.44%的氮肥吸收利用率、15 946元·hm-2的相对净收入达到处理间最高水平。该处理在减少氮素投入量的情况下,不仅促进了冬小麦增产,而且显著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拥有较高的产投比。因此,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的配施处理(40%CRU+40%PU)是本试验条件下最优的氮肥处理。

关键词: 包膜控释尿素 产量 氮素利用效应 经济效益 冬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钾肥用量对生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土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钾量对生姜生长、钾素吸收、营养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量钾肥能明显促进生姜生长发育,提高块茎产量、植株含钾量和钾素吸收量,改善营养品质,提高施肥经济效益。2年2地试验结果表明,施钾生姜块茎产量增长13.0%~27.2%和22.3%~37.7%,平均增产22.5%和28.7%,中等钾肥用量的K450处理获得了最高产量;块茎产量与施钾量间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施用不同数量钾肥后,生姜茎叶、姜块和全株含钾量分别提高33.4%~210.7%、2.9%~70.8%和18.4%~139.9%,钾素吸收量增加64.5%~342.2%、31.3%~118.7%和48.5%~209.0%。施用适量钾肥后,生姜块茎粗蛋白质、Vc和可溶性糖含量相应提高,K450处理最高。施钾增收13 626~23 286元/hm2,施用钾肥的产投比高达(2.27~12.60)︰1。

关键词: 钾肥用量 生姜 钾素吸收量 品质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北产业集中区苗木产业示范园规划实施方案探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江北产业集中区苗木产业示范园的规划实施方案为例,详细介绍了此次规划的思路和理念,对相关苗木示范基地的建设方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的苗木产业示范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苗木产业示范园 功能完善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断喙喙形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断喙后喙形对蛋鸡产蛋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135只20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第1组上下喙长相同,第2组上下喙都短,第3组上喙长与第1组相当,上喙短于下喙3 mm。3个处理组的饲养管理一致,试验期36周。结果表明:在20周龄时,第2组蛋鸡体质量和胫长低于第1和3组;第25、30、35和40周龄时,第1组蛋鸡体质量显著高于第2组蛋鸡体质量(P<0.05)。在产蛋中期(25~42周),第3组蛋鸡产蛋率分别比第1和2组高7.04%和8.28%(P<0.05);在产蛋中期(25~42周)和产蛋后期(43~55周)第1组蛋质量显著高于第2和3组(P<0.05)。整个试验期间,第3组的产蛋率分别比第1和2组高4.46%和4.78%(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第3组每只鸡比第1和2组每只鸡多收入3.06元和2.95元。上述结果表明,第3种喙形对蛋鸡生产最为有利。

关键词: 蛋鸡 断喙 生产性能 蛋品质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专用配方肥的肥效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配方,小调整"策略,采用区域总量控制、分期调控技术,根据磷钾肥衡量监控技术原理,通过不同农户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大配方、小调整和农户习惯处理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大配方和小调整处理提高了水稻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平均产量分别增加了4.67%和11.85%,平均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33.45%和42.62%。大配方和小调整处理可以使水稻达到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而小调整处理效果优于大配方处理。

关键词: 水稻专用配方肥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沿江地区直播油菜磷肥效应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安徽省沿江地区直播油菜的磷肥产量效应,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油菜产量、磷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能够显著提高油菜产量,且油菜产量与磷肥施用量间呈正相关关系。当磷肥施用量为90~180kg/hm2时,油菜获得较高的产量。提高磷肥用量,油菜的磷肥偏生产力呈递减趋势,农学利用率规律不明显。施用磷肥后油菜的经济效益显著,处理P180产值和施肥效益最高,分别为7080.21元/hm2和6540.21元/hm2。产投比以处理P45和P90较高,分别为11.84和11.53。综合考虑油菜施用磷肥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试验条件下,安徽省沿江地区以每公顷施用90kgP2O5为最佳磷肥用量。

关键词: 直播油菜 磷肥 产量 磷肥利用率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德温杂交三代牛的育肥效果分析

中国草食动物 2011

摘要:为了测定南德温杂交三代牛(F3)的生长性能、育肥效果,特在蚌埠近郊及三县进行了南杂F3牛饲养情况调查与6、12和18月龄生长性能指标测定,并进行了南杂F3牛与本地黄杂牛育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南杂F3牛适应性强,在农家饲养条件下,6月龄的体斜长较当地黄杂牛提高13.06%(P<0.05);12月龄体斜长和后管围分别提高15.52%(P<0.05)和11.39%(P<0.05);6~12月龄和12~18月龄平均日增重比当地黄杂牛分别提高9.30%(P<0.05)和8.48%(P<0.05);6、12和18月龄体重分别提高30.77%(P<0.01)、21.59%(P<0.01)和18.60%(P<0.01)。在相同强度育肥条件下,南杂F3牛日均耗精料2.61 kg,采食粗饲料17.72 kg,平均日增重达1 329.50 g,较当地牛提高17.43%(P<0.01),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及高档肉块比均高于本地牛,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经济效益较饲养本地牛提高70.46%(P<0.01),育肥效果明显。

关键词: 南杂F3牛 生长性能 育肥效果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沿江地区直播油菜钾肥效应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安徽省沿江地区直播油菜的钾肥产量效应,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对油菜产量、钾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对直播油菜有显著的增产效应。3个不同土壤肥力的试验田块均是以处理K120获得较高产量。提高钾肥用量,油菜的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均有降低的趋势。油菜施用钾肥后的经济效益显著,处理K120产值和施肥效益最高,分别为6556.61元/hm2和6052.61元/hm2。产投比以处理K60和K120较高,产投比均高于2.0。综合考虑油菜施用钾肥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试验条件下,安徽省沿江地区以每公顷施用120kgK2O为最佳钾肥用量。

关键词: 直播油菜 钾肥 产量 钾肥利用率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茶芽接与扦插育苗比较

林业科技开发 2011

摘要:为降低油茶育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油茶芽接和扦插育苗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油茶扦插成活率高于芽接30%~50%;每公顷出苗量高于芽接1倍多;苗木良种纯度高,但生长量滞后芽接0.5~1年;每公顷成本投入低于芽接15.75%;收入高于芽接2.36倍;扦插育苗经济效益显著,市场竞争力强。

关键词: 油茶芽接 油茶扦插 成活率 苗木质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