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经济效益(模糊匹配)
97条记录
配方施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比较测土配方行动提出的小麦施肥方案在阜南县不同乡镇小麦生长和产量效应。[方法]选择10个试验点,设置空白对照、农民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共3个处理,小麦成熟期采集植株样品,考察小麦生长发育情况和经济效益。[结果]配方施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籽粒产量较空白对照和农民常规施肥分别增长37.9%~669.9%和6.1%~23.1%,平均提高120.3%和4.7%,配方施肥比空白对照增收6 018元/hm2,施肥产投比达1.87~6.48。[结论]配方施肥方案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但是较农民常规施肥优势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关键词: 小麦配方施肥方案 籽粒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菜籽饼肥对水稻生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农技推广 2017

摘要:将油菜菜籽饼作为高品质有机肥在水稻田施用替代部分化肥,研究施用有机肥,化肥减半后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实现水稻大面积化肥减量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亩施40 kg菜籽饼高品质有机肥、化肥用量较常规施肥减半,比常规施肥亩增产51 kg,增产率8.1%。水稻田施用高品质有机肥能替代部分化肥,且可实现增产增效。

关键词: 有机肥 水稻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械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利用农用耕作机械,在湖北恩施、浙江余杭、浙江绍兴、浙江丽水、安徽宣城、江苏无锡生产茶园,开展机械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成分、养分吸收和经济效益研究,评价机械施肥在茶园中的适用性。根据机械与人工进行不同施肥方式的组合设立4个处理,即人工开沟施肥(基肥、追肥,对照)、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机械施肥(基肥、追肥)、机械施基肥+人工撒施追肥。结果表明,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施肥、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之间茶叶产量、品质成分(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含量、酚氨比)、营养元素吸收无显著差异,但人工撒施追肥会降低茶叶产量,影响茶树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相比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施肥每年667 m~2可增加纯收入350元,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可增加纯收入137元。因此,茶园实施机械施肥,明显减少施肥的成本投入,增加茶农收入,适宜在茶园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茶园 机械施肥 人工施肥 新梢产量 品质成分 养分吸收 经济效益

喷施硼肥对油菜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摘要: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法,研究不同时期叶面喷施不同次数硼肥对油菜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硼肥能明显促进油菜生长发育,改善产量结构性状。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次数和不同数量的硼肥后,油菜籽粒产量增加2.28%~15.20%,平均增产10.64%,越冬期+蕾薹期+盛花期3次喷硼效果最好。扣除用工费和硼肥成本,经济收益增加159~1 059元/hm~2,施肥产投比达5.08~26.13。

关键词: 油菜 硼肥 叶面喷施 产量 经济效益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替代氮肥的水稻产量效应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明确水稻生产上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量。[方法]以常规化肥施用为对照,研究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氮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有机肥替代100%化学氮肥处理水稻产量最低,较其他施肥处理减产2.3%~8.6%,常规施肥处理和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处理产量相当,通过提高水稻产量构成中的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且随着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量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产值和纯收入以常规施肥最高,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处理与其相当。[结论]综合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以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处理施用效果最佳。

关键词: 有机肥 水稻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施对设施辣椒产量、效益及品质的影响

长江蔬菜 2017

摘要:研究了在有机肥施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减施化学肥料对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化学肥料的减量施用,辣椒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复合肥减施25%时辣椒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辣椒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增后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常规施肥处理)。综合考量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25%为最佳复合肥减施量。

关键词: 化学肥料 减施 设施辣椒 产量 经济效益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生态区短季棉种植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中国棉花 2017

摘要:2014-2016年连续3年对安徽省淮北生态区种植短季棉与种植玉米或大豆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棉花(短季棉)的单位面积总产出为18245元·hm~(-2),高于种植玉米或大豆等粮食作物。但种植棉花的物化成本为7050元·hm~(-2),比种植玉米多3000元·hm~(-2),比种植大豆多4275元·hm~(-2);劳动力成本为18900元·hm~(-2),比玉米生产多9300元·hm~(-2),比大豆生产多11700元·hm~(-2)。种植棉花的纯利润为-8575元·hm~(-2),比种植玉米纯利润低9805元·hm~(-2),比种植大豆纯利润低10630元·hm~(-2);种植棉花的投入产出比为1︰0.68,低于种植玉米或大豆的投入产出比。根据比较分析结果,提出了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高植棉总产出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棉花 淮北 经济效益 投入产出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厂化养殖稚幼中华鳖的环保型温室构建与性能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满足稚幼中华鳖工厂化养殖的需求,响应减少CO_2排放的政策,设计建造了符合其生活习性的环保型温室。该温室使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控温,底部排污系统排出残饵和排泄物,养殖池内配置网片隐蔽巢供稚幼鳖栖息,采用微孔增氧装置和微生物制剂调控水体中溶解氧、氨氮和亚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通过使用地源热泵空调,1栋占地780 m2的温室在10个月的生产期内减少使用燃煤约35 t,减少CO_2排放约84.01 t。养殖水体中溶解氧质量浓度5.83~7.68 mg/L,氨氮和亚硝态氮质量浓度分别在0.39~0.83 mg/L和0.14~0.16 mg/L范围内。经过约10个月的养殖(放养质量约为3.5 g,密度为50只/m2),平均质量为581 g,存活率86.2%,饲料转化率1.18,特定生长率1.77,1栋温室年利润为157 870元。综上,该工厂化养殖稚幼鳖的环保型温室能为其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环保 温室 试验 稚幼鳖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鳖鱼共生系统种养技术研究与效益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2016年,课题组承担了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稻鳖鱼生态系统构建与种养结合关键技术研究"。该文主要介绍了稻鳖鱼种养结合的相关技术参数。通过试验研究分析,稻鳖鱼综合种养的经济效益明显,实验结果表明每hm2收获生态水稻9030 kg,净增产优质鳖349.5 kg,净增产鱼135.9 kg,纯收益101 633元,投入产出比为1∶2.36,显著提高了稻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稻鳖鱼共生系统 种养技术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针对安徽省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生产中氮肥不合理施用的现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小麦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氮肥用量为360 kg/hm~2时获得最高产量7 710 kg/hm~2,但与300 kg/hm~2、240 kg/hm~2处理差异不显著;240 kg/hm~2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和产投比均明显高于处理360 kg/hm~2。综合考虑小麦产量和经济效应,本试验条件下,小麦氮肥的适宜用量为240 kg/hm~2。

关键词: 氮肥用量 小麦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