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经济效益(模糊匹配)
97条记录
花生地膜覆盖技术经济效益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进行了人工露地点播、人工地膜覆盖点播和机械地膜覆盖点播花生的经济效益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能够改善花生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促进花生营养器官的发育功能 ,提高生产潜力和花生的质量和品质 ;人工地膜覆盖的经济效益优于露地点播 ;机械覆膜与人工覆膜的经济效益比较 ,每工日劳动力价格临界值为 12 .8元 ,超过这一临界值 ,机械覆膜优于人工覆膜。

关键词: 花生 地膜覆盖 经济效益 劳动力价格临界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精粉替代仔猪日粮中进口鱼粉的对比试验

粮食与饲料工业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选用健康仔猪16头,随机分为二组,分别饲喂鱼粉日粮(对照组)与主精粉代替日粮(试验组)。通过31d饲养试验与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鱼粉组与鱼精粉组试猪日头均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饲料增重比、日粮粗蛋白表现消化率分别为 990 g、1026 g;446 g、461g;2.22、2.23;76.30%、78.10%。使用鱼精粉替代进。鱼粉单位增重料成本下降2%。证明鱼精粉足以完全替代进口鱼粉。

关键词: 鱼精粉 鱼粉 断奶仔猪 饲养 日粮消化率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农区几种农牧结合方式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2

摘要:本文对安徽淮北农区几种农牧结合方式的子系统、合系统的能量投入与产出,经济效益,农田培肥效果进行了概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大豆)—牛]结合型是该区近期农牧结合的主方向;[(大麦—山芋)—猪]结合型应注意适度发展;而利用农田种草发展[牧草—羊]结合型在目前不宜提倡。

关键词: 农牧结合 系统 能量投入与产出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值得沿江棉区推广的棉花大棵稀植

安徽农业科学 1992

摘要:大棵稀植棉花每亩1500—2000株,比常规密度单株结龄数增加14.8个,烂龄数减少5.7个,烂龄率降低15.96%,产量增加25%—35%,品级提高1—2级;每亩可节约用工10—15个,农药费降低4—6元,直播节约棉种4—5公斤,制营养钵节约棉种0.5—1公斤,亩降低成本25—40元;间种早熟黄豆,每亩可收青豆角75—100公斤,价值60—80元。是一种提高植棉经济效益的种植方式。

关键词: 大棵稀植 产量 纤维品质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砂姜黑土综合治理实验区农业技术水平度量及效益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1991

摘要: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淮北砂姜黑土综合治理实验区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剖析,并运用现代生态经济学原理对实验区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系统输出物类型和数量,自然资源利用率和抗逆性能,农田生态系统辅助能转化效率等因素进行了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不仅使实验区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而且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全面增强.文中还成功地尝试了灰色系统理论对上述指标体系的度量.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技术水平 经济效益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生态效益 灰色系统理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园高产建设的几个问题

安徽农业科学 1990

摘要:建设高产桑园,提高桑园土地产出率,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现阶段高产桑园应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是:亩桑产茧量100-150公斤,亩产值千元以上.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因地制宜选用立地条件较好的土地栽桑建园;合理密植,每亩裁桑1000株左右,留养当年生有效条7000根以上;培养创高产群体;合理经济施肥,全年施纯N30-50公斤,P12-20公斤,K15-25公斤,有机肥料5000公斤;合理采伐收获,春蚕期伐条收获,夏蚕期疏芽叶为主,秋蚕期及时、分批、适量采收适熟叶;特别要加强桑萎缩病和桑瘿蚊的防治.

关键词: 桑园 高产建设 产量水平 经济效益 关键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鲶-草-螺人工生态群落经济效益的研究

渔业经济研究 1989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科学工作者为探索充分发挥土地最佳经济效益的途径,正在致力于把各种养殖业与种植业进行综合培植的试验,并获得较好的试验效果.作者为探索发挥池塘水体的生产力,设计了在同一池塘内进行鲶-草-螺综合养殖的人工生态群落的试验研究.

关键词: 人工生态群落 经济效益 综合养殖 中国 淡水渔业 胡子鲶 福寿螺 凤眼莲 池塘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78910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