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水稻节水栽培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水稻节水栽培形式和节水灌溉方式及其特点。

关键词: 水稻 节水 栽培 灌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杂交粳稻研究回顾与展望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回顾了 2 0余年来安徽省杂交粳稻育种与开发的历程 ,对育成有应用价值的BT型不育系、光敏核不育系、恢复系和杂交新组合 ,特别是推广百万亩以上的组合与超级稻组合的产量、抗性、米质作了简介 ,分析了阻碍我国杂交粳稻发展的瓶颈 ,提出了技术对策。

关键词: 安徽省 杂交粳稻 研究回顾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温因子对茶树害虫发生的影响分析

福建茶叶 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种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种业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流域油菜田土壤硫肥力现状研究

土壤通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长江流域油菜产区研究安徽省土壤缺S现状和油菜植株硫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安徽省长江流域油菜产区,土壤有效S平均含量15.31mgkg-1,缺S状况较为严重,缺S土壤所占比例高达63.10%,潜在性缺S土壤所占比例为35.48%。主要土壤类型中灰潮土缺S状况最为严重,有效S不足的土壤所占比例高达80%。油菜植株全S含量为5.08~20.18gkg-1,平均10.02gkg-1。花和叶含S量较高,全S含量平均为11.06gkg-1和11.00gkg-1,茎杆含S量较低,全S平均含量仅8.00gkg-1。油菜花朵和叶片全S含量多在8~16gkg-1,茎杆含S量在6~10gkg-1之间。花、叶、茎全S含量(y)与土壤有效S含量(x)之间呈极显著二次曲线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3.79782+0.88501x-0.02265x2(R2=0.4156**,F=9.96,n=31),y2=3.6548+0.86280x-0.02111x2(R2=0.26569**,F=5.07),y3=3.78016+0.45330x-0.00981x2(R2=0.34399**,F=7.32)。

关键词: 土壤有效S含量 油菜含S量 长江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WTO框架下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论述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性 ,提出了在WTO框架下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农村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稻白叶枯病基因在选育水稻广亲和恢复系上的应用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IRBB21为Xa21 基因供体,广亲和恢复系4183为受体,进行1次杂交并回交3次,逐代用分子标记检测手段,导入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 ,在保持广亲和恢复系4183优良经济性状的基础上,增强其抗白叶枯病的能力,育成抗白叶枯病的广亲和恢复系抗4183,其抗性达到了IRBB21的抗性水平,且保持了 4183 的广亲和性、恢复性及优良的经济性状。并就杂交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及育种对策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广亲和性 恢复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少水稻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氮肥损失及影响氮肥利用率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不同的水稻品种、不同的施氮量及种植方式、不同种类的化肥以及不同的施肥方法等都对水稻的氮肥利用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形态标记性状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对已发现的十余种甘蓝型油菜形态标记性状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 结果表明其应用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在生产上还没有广泛应用的油菜形态标记性状,多数研究 只是停留在试验田。建议将新优良形态标记性状的创造和加强已有形态标记性状利用这两方面作为 将来形态标记性状研究重点内容;并探讨了形态标记性状应用于不去雄直接生产油菜杂交种,机械 化制种以及作为观赏油菜栽培等新的利用方式。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形态标记性状 杂种优势 杂交制种 观赏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