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论安徽省农业生态旅游的建设和发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针对安徽生态省建设这一背景,在分析该省农业生态旅游优势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建议。


不同氮肥用量对早籼15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早籼15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早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处理间茎蘖数差异明显,各处理在拔节期茎蘖数达到最高。在相同移栽时间条件下,拔节、抽穗和成熟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推迟,生育期延长。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每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值后随氮肥增加而减少。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施氮量越大,稻谷产量增幅越小;不同氮量的氮素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低氮水平的氮素生产力高,而高氮水平的氮素生产力低。


皖系白猪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系白猪2世代猪从初生到90日龄生长迅速,到90日龄时体重达初生重的26倍。断奶对生后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比较大,但早期断奶可及早锻炼仔猪的采食,并能提高生长期的采食量,从而提高断奶后生长速度。其早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可用Gompertz模型进行拟合,拟合精度为0.996 3,据此模型可建立皖系白猪的早期生长曲线,为其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细鳞斜颌鲴湖泊套养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鳞斜颌鲴主要以腐屑、底泥、人工投喂的其他鱼吃剩的残饵为食,具有改善日趋富营养化湖泊水质的作用。因此,进行了湖泊套养细鳞斜颌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湖泊中投放适量的细鳞斜颌鲴鱼种可改善水质,明显提高水体中的鱼产量,经济效益显著。


浅谈安徽省家蚕品种的引进及利用
《北方蚕业 》 2005
摘要:家蚕品种及种质资源的引进利用,是家蚕品种选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目的地引进适合当地饲养的茧丝质优、体质强健的成对品种及单一品种,经实验室、农村鉴定,既可以取代现行品种直接用于生产,成本低、收效快,又可以作为育种的基础素材,育成适合当地使用的新品种;特殊性状基因材料的引进及利用可选育出特色品种,极大地丰富品种资源基因库,选育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各类家蚕品种。 多年来,我所从国内外引进了大批品种资源,并对这些品种资源的利用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1 引进品种的试养、观察 从国内外直接引进的品种资源,首先必须做好引进种的防疫工作,同时进行生物学性状及经济性状的观察、调查、记载,综合评判引进种的应用价值。 1.1 引进种的防疫工作 引进品种资源,必须进行卵面消毒、预知检查、补正检查,确定为不带微粒子病孢子的蛾圈,方可饲育,一般采用蛾区育,亦可混蛾育,第一、二代要进行隔离饲育,注重迟眠蚕检查,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