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省“十一五”棉花育种科技发展的思考
《安徽农学通报 》 2005
摘要:本文针对安徽省棉花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安徽省“十一五”棉花育种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路线。


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 2005
摘要:在对农业科技创新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科研创新与生产需求相脱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分配不当;农业技术创新手段落后,原创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少,重复或验证别人成果的较多,高新技术的创新能力较弱;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产前、产中、产后科技力量配置不合理;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多部门立项、多部门管理,造成项目的重复设置。提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几点认识:明确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改革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为农业科技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应面对现实。


耐贮运番茄皖粉208
《中国蔬菜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番茄新品种皖粉208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新近育成的一代杂种。其母110218是利用常规品种通过航天育种方法培育的优良自交系,属无限生长型,早熟,长势强,叶量少,叶片缺刻深,果实粉红色,无绿色果肩,高圆形,耐贮性好,抗病毒病、叶霉病、早疫病,耐低温弱光。 父本T9599是在对159份番茄材料试验比较的基础上选出的高代自交系,无限生长型,长势强,叶稀,果大、粉红色,无绿色果肩,品质优,耐湿,耐低温。


单粒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法的改进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农业部部颁标准法与改进的单粒米法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 :单粒米法与部颁标准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 ,用改进的单粒米法测定直链淀粉含量 ,分析数据变异小 ;2种方法所测结果相差≤ 0 .5 % ,且重复性好。该方法适用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遗传研究。


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总施氮(纯氮)量为120 kg/hm2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籼15茎蘖动态、产量、氮素生产力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高分蘖数随前期施氮比例的减小呈下降的趋势,氮肥后移有利于成穗率的提高,延长生育期。侧重后期施氮的处理较生育后期不施氮的处理产量明显提高,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之比为5∶3∶2施氮方式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稻谷3 800.0 kg/hm2,增产85.15%。氮素生产力随着基肥施用量的增加有下降趋势。不同施氮比例,对有效穗和结实率有显著的影响,而对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大,因而适当氮肥后移在保证颖花数的前提下,延长剑叶生长时间,防止叶片早衰,可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而增加产量。


不同磷酸二铵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相同养分情况下,研究了美国嘉吉二铵、美国二铵与群众习惯施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美国嘉吉二铵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比美国二铵处理增产3.81%,比习惯施肥增产10.37%。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合理施用磷酸二铵可促进水稻有效分蘖和有效穗的形成,抑制无效分蘖,延长生育期,增加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配施美国嘉吉二铵与习惯施肥相比,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26.85万/hm2、6.70粒和0.5g。美国嘉吉二铵处理新增产值最高,产投比达7.21。


美国嘉吉二铵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相同养分情况下,对云南美国嘉吉二铵、美国二铵与群众的习惯施肥在水稻上进行肥效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美国嘉吉二铵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比美国二铵处理的水稻增产3.10%,比习惯施肥增产7.10%。美国嘉吉二铵、美国二铵和习惯施肥分别比对照(不施肥)增产75.62%、70.32%和63.96%。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合理施用磷酸二铵有利于促进水稻的有效分蘖和有效穗,抑制无效分蘖,增加实粒数和千粒重;配施美国嘉吉二铵与习惯施肥相比实粒数增加6.70~8.00粒,千粒重增加0.2~0.4g。美国嘉吉二铵新增产值最高,投入产出比达1∶6.29,而美国二铵和习惯施肥处理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5.95和1∶6.40,美国二铵投入产出比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