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鸭肝炎病毒A_(66)株部分cDNA文库的构建与序列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07

摘要: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核苷酸序列设计4对引物。以RNAiso Reagent试剂抽提含DHV A66鸡胚尿囊液总RNA,用TakaRa RNA PCR Kit(AMV)Ver3.0试剂盒进行RT-PCR扩增,将所得PCR产物回收并克隆于pMD18-T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菌DH5а,利用氨苄青霉素筛选阳性克隆子,经EcoRⅠ和SalⅠ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取重组阳性质粒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近期GenBank登录的3株Ⅰ型DHV核苷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与03D株、H株、5886株鸭肝炎病毒的核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8%、96.3%、96.2%,表明成功构建了DHV A66株部分cDNA文库。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A66株 cDNA文库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本文结合我省实际,阐述了农业规模经营的现状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行农业规模经营的必然选择,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农业规模经营 问题思考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区域内甘蓝型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差异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年多点试验研究不同油菜品种对油菜菌核病的抗性及产量等方面的表现。试验品种来自安徽、湖北和贵州等地,在安徽南北不同生态区共设6个试验点。试验结果表明,油菜随着试验点纬度的降低,花期逐渐前移,在黟县点的花期比阜南点早2周左右,并且花期早的试点的油菜菌核病也较重,其中黟县点的发病率平均超过40%,阜南点发病率在10%以下。不同年份病害对产量的损失有很大影响,病害越重造成的损失越大,并且不同品种差异较大,其中01C26和黔油12年度间的差异小,20012、002年病指分别为15.91、16.74和18.29、17.45,产量也较为稳定,表现出较好的抗耐病性、稳产性和地区适应性。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抗病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虾养殖技术之四 早稻田轮养青虾技术

中国水产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安徽省芜湖县陶幸镇濒临长江水系,水源充沛,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池塘单季或双季青虾养殖和双季两茬水稻在当地农业生产中都很具传统和特色,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在芜湖县陶幸镇兴起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即早稻田轮养青虾,生产效果显著,在当地青壮劳力不足的情况下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稻虾轮作种养模式是利用4月上旬至7月中旬生产一季早稻,8月初至春节前后养殖一季青虾,亩均增产商品青虾53kg,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生姜的营养特性和养分吸收规律

土壤通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连续三年多点研究不同品种生姜的营养特性和养分吸收规律。结果表明,柴姜全株养分平均含量的高低顺序为N>K>P>Mg>Ca>Zn,N、P、K、Ca、Mg、Zn比例为100:14.7:99.2:1.8:6.0:0.3,养分吸收量也较低,N∶P∶K约为7∶1∶7。狮头姜K含量最高,含P量较柴姜明显下降,K、N含量显著提高;养分吸收比例为100:11.9:128.9:1.4:5.1:0.2,吸P量占的份额较小,K、N比例增大,N∶P∶K约为8∶1∶11。狮头姜单位产量所需养分数量,P、Ca、Mg和Zn较柴姜增加不多,K和N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生姜品种 养分含量 吸收分配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莓丛生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分子植物育种 2007 CSCD

摘要:利用蓝莓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在添加各种激素的培养基上培养,研究蓝莓茎段离体繁殖影响因素,筛选出蓝莓离体最佳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MS+2 mg/L ZT+0.2 mg/L NAA的增殖培养基上,经过两次继代培养后蓝莓的增殖系数可达到30~50倍左右,在1/2 WPM+0.5 mg/L IBA的生根培养基上单株试管苗平均可产生7.5条根系,生根率可达到95%以上,通过炼苗和移栽试管苗的成活率可达95%左右,从而建立了蓝莓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为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优良种苗。

关键词: 蓝莓 丛生芽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硒源在克氏螯虾体内沉积效果的研究

饲料工业 2007

摘要:24只网箱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4个重复,各组克氏螯虾分别饲喂含0.75、1.50、3.00mg/kg无机硒和0.75、1.50、3.00mg/kg昆虫蛋白硒的日粮,经饲喂1个月后比较各组虾肉硒含量和肉品质。结果表明:各组虾肉的水分含量、pH1、pH24和滴水损失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虾肉(风干态)中硒含量6组比1、2、3、4和5组分别高200.00%、171.15%、193.75%、88.00%和54.95%,差异极显著(P<0.01),5组比1、2和3组分别高93.62%、75.00%和89.58%,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昆虫蛋白硒较无机硒在克氏螯虾体内有更好的沉积率。

关键词: 克氏螯虾 昆虫蛋白硒 无机硒 沉积率 虾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对两种农药降解的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效果。[方法]用双耐2号、亚热1号菌种降解10%吡虫啉和40%三唑磷,检测残留量,比较降解力。[结果]接种双耐2号和亚热1号后,发满菌丝1d吡虫啉在双耐2号、亚热1号中的残留量分别为4.00、9.60mg/kg,三唑磷在双耐2号、亚热1号中的残留量分别为19.43、19.06mg/kg,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菌丝发满15d后,吡虫啉被双耐2号全部降解,在亚热1号菌种袋中含量为0.30mg/kg,明显低于三唑磷的18.50mg/kg。发满菌丝25d后吡虫啉被双耐2号、亚热1号完全降解,三唑磷在两种农药的残留量分别为3.41、3.09mg/kg,显著低于对照。2菌种对吡虫啉的降解力高于对三唑磷的降解力;双耐2号的降解力稍高于亚热1号。[结论]亚热1号和双耐2号菌种对吡虫啉和三唑磷有一定的降解力。

关键词: 微生物 吡虫啉 三唑磷 双耐2号菌 亚热1号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栽培蛹虫草研究的概述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蛹虫草在分类学上与冬虫夏草同归于虫草属,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与冬虫夏草相似,在临床上常替代冬虫夏草入药。蛹虫草具有抗癌、杀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不仅能食用,而且还可制成保健品和药品。由于野生蛹虫草资源极为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人工栽培蛹虫草成为必需。目前,人工栽培蛹虫草已获成功,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关键词: 人工栽培 蛹虫草 开发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埃塞俄比亚芥和白菜型油菜远缘杂种F_1的鉴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形态学、细胞学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AFLP)三种方法对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carinata,BBCC,2n=34)和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AA,2n=20)远缘杂交的后代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细胞学和分子标记鉴定杂种真实可靠,但试验技术繁琐,形态学鉴定在操作上简单易行,但主观性较强。在实际生产中可结合几种方法同时进行。

关键词: 埃塞俄比亚芥 白菜型油菜 杂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