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丝胶蛋白粉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质初探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分别采用冷冻法、酸析法、有机溶剂法和化学混凝法等方法提取丝胶蛋白并制备丝胶蛋白粉,测定并比较它们的物理特性。结果表明:冷冻法提取丝胶蛋白的回收较高;无水乙醇法结合离心法制出的丝胶蛋白粉物理性质良好,其持水性、持油性和溶解性都好于其它方法制备的丝胶蛋白粉,表现出良好的加工性能。

关键词: 丝胶蛋白粉 制备 物理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注重人才建设 推动科技创新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摘要:本文阐述了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通过对人才资源的开发、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科研事业单位的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新形势下,培养一批科技尖端和创新人才,在科研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人才资源 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协优52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协优52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强优恢复系OM052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早熟、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登记名称:皖稻193号,审定编号:06010506。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协优52 高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紫云英与水稻轮作制下,化肥与紫云英配施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进行早稻和晚稻施肥效应试验,测定水稻的各种经济性状并分析与不同施肥处理的关系。[结果]化肥与紫云英配施,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而且可以减少化肥用量;在减少40%化学肥料的基础上,配施15 000 kg/hm2紫云英效果最佳。[结论]紫云英对下茬作物具有较为明显的后效。

关键词: 紫云英 化肥 配施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黄瓜枯萎病的药剂筛选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防治黄瓜枯萎病的药剂。[方法]对安徽省合肥市三十岗乡黄瓜枯萎病进行防治药剂筛选试验。试验中,每7~10 d调查1次。调查采用5点取样,每点调查4株,共20株,记载每小区内发病株数及严重度。[结果]结果表明:1.5%菌线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1.6%;其次为36%粉霉灵悬浮剂,防效76.8%;美洲星液肥亦可有效地减轻黄瓜枯萎病发病程度。对小区产量进行测定发现,1.5%菌线威可湿性粉剂增产率最高,平均增产72.2%;其次为36%粉霉灵悬浮剂增产57.7%;第3位为36%抗萎灵可湿性粉剂,增产率为49.3%;最后为美洲星液肥增产43.7%。[结论]筛选出了防治黄瓜枯萎病的适宜药剂,其中,1.5%菌线威可湿性粉剂最好,36%粉霉灵悬浮剂、36%抗萎灵可湿性粉剂、美洲星液肥依次次之。

关键词: 黄瓜 枯萎病 药剂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鸭GHSR基因部分编码序列的克隆及变异检测

中国畜牧兽医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作者旨在克隆鸭GHSR基因mRNA部分编码区序列,并筛查克隆序列中的变异位点。采用RT-PCR法从巢湖鸭下丘脑组织中分离家鸭GHSR基因mRNA中编码区核酸序列,并选用30个个体cDNA,通过构建cDNA池对克隆编码区的序列变异测序检测。结果表明,克隆鸭GHSR基因mRNA部分编码区核酸序列长635 bp(GenBank登录号:EU005225),编码211个氨基酸,与鸡GHSR基因同源核酸相似性达到94%,氨基酸相似性为97%;cDNA池测序检测揭示克隆区段存在3个碱基变异位点,均为同义突变,未使编码氨基酸发生改变。克隆鸭GHSR基因mRNA编码区核酸、氨基酸序列与鸡同源序列的相似性,以及克隆核酸序列的变异检测结果表明,鸭GHSR基因在序列和功能上具有很高的保守性。

关键词: GHSR mRNA克隆 cDNA池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公牛肢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摘要:分析了种公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并详细阐述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种公牛 肢蹄病 发病原因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法概述

中国奶牛 2008

摘要:本文论述了流式细胞仪(FCM)分离精子的工作原理、分离精子的应用效果,并且分析了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奶牛X精子和Y精子分离技术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 奶牛 流式细胞仪 分离技术 性别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溉方式对杂交粳稻皖旱优1号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水旱兼用的早熟中粳杂交稻皖旱优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其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水层灌溉与常规灌溉相比,株高变矮,穗长、有效穗数、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均增加,千粒重减小,2年增产分别为14.1%、8.2%。无水层灌溉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降低,胶稠度增加,糙米率、直链淀粉含量有增加趋势,粒长变长,粒宽变小,整精米率略有下降,对稻米品质总体上有所改善。

关键词: 皖旱优1号 灌溉 栽培技术 产量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春苋菜棚室栽培技术

农技服务 2008

摘要:从整地施肥、适时播种、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方面介绍了苋菜早春棚室栽培技术。

关键词: 苋菜 棚室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