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中SSR技术体系的优化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中的SSR技术体系。[方法]以11份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对影响SSR扩增质量的Mg2+、dNTPs、引物、TaqDNA聚合酶的浓度等因素进行优化和比较,建立了适于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的SSR标记技术体系,并以5个玉米杂交种为例,验证该体系在玉米杂交种真实性鉴定中的可行性。[结果]Mg2+浓度为2.5 mmol/L时,扩增效果最佳。dNTPs浓度为0.3 mmol/L时,扩增效果最好。引物浓度为0.2μmol/L较为适宜。TaqDNA聚合酶浓度为1.0 U时,扩增效果较好。优化后的PCR反应体系为:1×PCR缓冲液,2.5 mmol/LMg2+,0.3 mmol/L dNTPs,0.2μmol/L正、反向引物,1.0 UTaqDNA聚合酶,40 ng样品DNA,总体积25μl。[结论]该研究优化的SSR技术体系可以有效地对玉米杂交种进行真实性鉴定。


池塘集约化网箱养鳝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水生态学杂志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池塘集约化网箱养鳝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技术。试验池投放滤食性和刮食性鱼类,移植水草,周期性施用微生物制剂,适时加换水和调节水体pH值;放养鳝种前对池塘、网箱、鳝种进行消毒灭菌;驯食成功后及时内服药饵驱虫灭菌,定期外泼、内服药物预防,发现病症及时治疗等方法调节水质、防治病害。对照池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方法即一般养殖户做法,方法单一、无计划和规律,缺乏科学性。试验过程中定期测定水质和黄鳝生长指标,并做好养殖记录。结果表明,试验池主要水质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池,试验池黄鳝平均成活率比对照池高21.4%,平均规格大34.5g/尾,平均产量高1.33kg/m2,平均效益高63.8元/m2。规模区试进一步验证了试验结果,说明试验设计的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方法科学、有效、可行。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创新文化建设是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科研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和发展。安徽省农科院以培育价值导向、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创新平台、整治环境为重点,积极推进和深化创新文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农业科研单位办公室工作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 2007
摘要:文章从办公室工作的实际出发,总结了农业科研单位办公室工作要坚持“一个原则”,实现“两个转变”,抓好“三个创新”,处理“四个关系”。


科技、经济与乡村社会进步——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 2007
摘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社会形态总是和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以经济发展阶段来识别社会形态有利于广泛地构建和谐社会,牢固确立经济的基础地位;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乡村经济,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发展乡村经济富裕农民,只依靠农业产业是不够的,必须重视并适时地在乡村发展二、三产业并带动小城镇建设;科技与教育改革要立足于更好地服务于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组建相应的科学技术服务体系,用以支撑乡村发展二、三产业和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资源转化 经济发展 社会形态 乡村经济结构 乡村科技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