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马铃薯花粉离体培养影响因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旺泽 1 ; 彭晓莉 2 ; 王蒂 3 ; 刘小平 4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3.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4.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关键词: 马铃薯;花粉离体培养;预处理;发育途径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3-4315

年卷期: 2009 年 44 卷 05 期

页码: 40-43+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马铃薯优良四倍体栽培种‘唐113’、‘陇薯3号’和‘甘农薯1号’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进行了离体悬浮培养.结果表明,培养前将材料于4~7℃低温下处理7 d或0.3 mol.L-1甘露醇中饥饿处理3 d均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花粉分裂频率分别达到13.2%和13.6%.马铃薯单核期花粉具有孢子体发育的巨大潜力,分裂频率高于其他发育时期的花粉,其中‘唐113’脱分化率达4.1%,是马铃薯花粉诱导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培养的适宜时期;不同品种花粉离体的脱分化频率表明马铃薯花粉培养存在基因性依赖.

  • 相关文献

[1]真空浸渍对低温真空油炸杏鲍菇脆片品质的影响研究. 伍玉菡,杨松,郭家刚,陈敏. 2020

[2]低温真空油炸杏鲍菇脆片的预处理工艺研究. 伍玉菡,杨松,郭家刚,陈敏. 2019

[3]不同形态的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苗的快繁效果. 阮龙,王钰,张瑛,蒋明权. 2003

[4]我省马铃薯研究及生产概况. 王钰,聂凡,刘才宇,刘春盛. 2000

[5]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刘才宇,武际. 2003

[6]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皖马铃薯1号’和‘皖马铃薯2号’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闫冲冲,江芹,王前前,杨月英,宁志怨,薛炳杰,廖华俊. 2019

[7]安徽稻作区工厂化育秧大棚内马铃薯优良品种筛选与适宜播期. 廖华俊,闫冲冲,王前前,杨月英,陶珍,龚猛,丁思年,唐中兴. 2019

[8]不同施氮量对稻茬田马铃薯干物质·氮素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邬刚,廖华俊,袁嫚嫚,王家嘉,耿维,王家宝,张祥明,闫冲冲,孙义祥. 2019

[9]马铃薯耐热无性系离体筛选的初步研究. 宁志怨,董玲,陈静娴,廖华俊,江芹. 2009

[10]化学试剂对马铃薯贮藏抑芽效果研究. 吴旺泽,彭晓莉,刘小平. 2010

[11]安徽省马铃薯虫害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罗守进. 2016

[12]马铃薯贮藏·加工·主食化研究进展. 伍玉菡,尤逢惠,万娅琼. 2016

[13]P_(SAG12)-ipt嵌合基因转化马铃薯体系的研究. 吴旺泽,彭晓莉,刘小平. 2012

[14]安徽省马铃薯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罗守进. 2015

[15]马铃薯新品种‘皖马铃薯1号’的选育. 廖华俊,朱永东,闫冲冲,杨月英,董玲,宁志怨,江芹. 2018

[16]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皖马铃薯2号’的选育. 廖华俊,江芹,闫冲冲,杨月英,高正良. 2018

[17]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因子分析. 杨甲锁,吴旺泽,彭晓莉,刘小平. 2009

[18]安徽马铃薯肥料利用现状调查. 廖华俊,闫冲冲,王前前,杨月英,王家嘉,邬刚,陶珍,许志红,薛炳杰,柳西玉,孙建强,李雅洁,龚猛. 2019

[19]安徽中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廖华俊,金黎平,江芹,庞万福,杨月英. 2016

[20]安徽省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及比较试验. 江芹,金黎平,庞万福,杨月英,廖华俊.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