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鸡排泄物中氧氟沙星含量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鸡排泄物中氧氟沙星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将鸡粪尿混合物样品用醋酸甲醇溶液浸提,流动相为乙睛-三乙胺磷酸溶液(10∶90)。荧光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450 nm。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1~50.00μg.g-1,最低检测限为0.01μg.g-1;批内变异系数(CV)≤7.55%,批间CV≤10.47%;添加回收率在76.00%~87.91%之间。建立的方法满足鸡粪尿混合物中氧氟沙星的残留检测要求。

关键词: 氧氟沙星 排泄物 HPLC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春季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适宜品种筛选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品种。[方法]以东农303为对照品种,对10个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形态特征、薯块性状、产量和商品薯率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品种。[结果]在10个参试品种中,中薯3号表现最好,产量高、薯块较大、结薯集中、芽眼中等、表皮光滑、薯形优美,且大中薯率高,高于对照12.51%;其次为费乌瑞它和郑薯5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和郑薯5号生育期短,薯块膨大速度快,产品上市早,经济效益好,同时不影响下茬水稻种植,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结论]该研究为江淮地区发展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稻草覆盖栽培 马铃薯 品种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沿江地区水稻施钾效应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钾肥在安徽沿江地区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在芜湖县进行田间试验以研究安徽沿江地区土壤的钾素状况和施钾效应。[结果]当氮肥施用量为220 kg/hm2时,施钾处理的水稻分别比对照增产4.73%、9.46%和12.78%。当氮肥施用量为286 kg/hm2时,施钾处理的水稻的最高产量比对照增加了15.61%。新复极差测验表明,高氮高钾处理的增产幅度极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同等施氮水平下,施钾处理的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高氮高钾条件下,钾素利用率达52.56%,表观平衡出现微亏8.42 kg(K2O)/hm2;常氮高钾条件下,钾素利用率明显下降,表观平衡出现盈余41.10 kg(K2O)/hm2。水稻收获后土壤缓效钾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水稻种植前后的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不一。[结论]在氮肥相应增加的基础上,该地区同等肥力土壤的推荐施钾量为169 kg/hm2。

关键词: 沿江地区 水稻 施钾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在不同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分析玉米杂交种在不同地区的生态适应性。[方法]引用国家东南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在凤阳和阜南种植的结果,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这2组玉米生育期内所处的生态条件及产量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光、温、水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抽雄期前后是对玉米影响最大的时期,应将玉米的抽雄期置于光、温、水三者协调的时段。[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玉米杂交种的栽培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生态气候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筋力小麦品种的粉质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解析不同筋力小麦品种的粉质参数并探讨其差异。[方法]以强筋小麦皖麦38、中筋小麦皖麦44和弱筋小麦皖麦48为供试品种,应用粉质仪测定3个小麦品种的粉质参数。[结果]皖麦38、皖麦44和皖麦48的小麦粉吸水率分别为63.2%、55.8%和55.0%,其中强筋小麦粉的吸水率最高。小麦粉的面团形成时间随着筋力的减弱而缩短,皖麦38、皖麦44和皖麦48的面团形成时间分别为5.8、5.5和1.5 m in。皖麦38、皖麦44和皖麦48的面团稳定时间分别为10.7、7.2和3.6 m in。小麦粉的面团弱化度随着筋力的减弱而增加,皖麦38、皖麦44和皖麦48的面团弱化度分别为29、41和91。皖麦38、皖麦44和皖麦48的评价值分别为105、85和44。[结论]试验得到的粉质参数较好地反映了供试小麦品种的筋力,该测定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麦 筋力 粉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水层节水灌溉丰产沟秸秆还田对水稻、油菜产量和土壤培肥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丰产沟内秸秆还田对第一年水稻产量的影响效果都不明显,但对第二年水稻产量的影响明显,秸秆还田比对照增产6.3%~8.8%。后茬油菜,秸秆还田产量提高3.0%~4.0%,以单位面积计算产量,施用小麦、油菜秸秆处理水稻产量增产11.7%~27.7%,油菜产量增产16.6%~17.7%。水稻NPK吸收量,秸秆还田处理N增加6.8%~12.6%,P增加11.4%~22.4%,K增加21.0%~27.0%。试验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7%~6.6%,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4.9%~9.1%。

关键词: 无水层灌溉栽培 秸秆还田方式 水稻、油菜产量 养分吸收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食心虫的识别与防治措施分析

农技服务 2009

摘要:对大豆食心虫、豆荚斑螟和豆荚野螟进行了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的鉴别,总结了大豆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并对各种防治大豆食心虫的方法的具体实施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发生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肠毒血症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摘要:羊肠毒血症是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腹泻、惊厥、麻痹和突然死亡,死后肾脏多见软化,故又称作"软肾病"。笔者总结了该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并与羊快疫、羊猝狙、羊黑疫等羊梭菌性疾病进行了类症鉴别。

关键词: 羊肠毒血症 鉴别诊断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宣木瓜灰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重点对宣木瓜灰霉病在宣城地区的危害症状、病原、流行规律及发病特点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当地条件及宣木瓜灰霉病防治研究工作,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宣木瓜灰霉病 危害症状 发病特点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水平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安徽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以强筋小麦济麦20、中强筋小麦烟农19和中筋小麦皖麦50为材料,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施有机氮42~56 kg/ha基础上,每公顷施氮量0~360 kg范围内,籽粒产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二次曲线相关。济麦20和皖麦50在施氮量300 kg/ha时籽粒产量最高,但与施氮量为240 kg/ha的处理差异不显著;烟农19则以施240kg/ha氮素时籽粒产量最高。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加大均呈增加趋势,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大呈下降趋势。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品质指标均与施氮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为240~300 kg/ha。

关键词: 小麦 氮素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