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967条记录
冬春季层叠式蛋鸡舍乳头式饮水系统细菌含量检测及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冬季和春季规模化蛋鸡舍饮水系统中细菌微生物污染情况及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测定了8层层叠式笼养蛋鸡舍内不同笼层水线水和V型槽水中细菌基因组16SrDNA总拷贝数,并与环境参数、产蛋率和蛋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各笼层间水线水细菌基因总拷贝数差异不显著,第3和7层V型槽水细菌基因总拷贝数略高于第1和5层(P>0.05),冬季和春季V型槽水细菌数均远高于水线水(P<0.01),高达575.44~32 130.51倍;2)冬、春季第1和5层产蛋率、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均高于第3和7层,其余蛋品质性状无显著差异;3)水线水细菌数与V型槽水细菌数在冬季和春季均呈弱正相关(r=0.223,r=0.225),V型槽水细菌数与温度和空气细菌数呈弱正相关,与湿度在冬季时呈显著正相关(r=0.325);4)V型槽水细菌数与产蛋率和蛋品质性状在冬季和春季均呈弱负相关,在春季时与蛋白高和哈氏单位呈显著负相关(r=-0.348,r=-0.479)。冬季和春季层叠式蛋鸡舍内V型槽水细菌污染程度远高于水线水,与环境温湿度及空气质量的相关性更密切,对蛋鸡的产蛋率和蛋品质有负面影响,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强对V型槽内污染情况的监测和卫生安全的控制。

关键词: 层叠式蛋鸡舍 乳头式饮水 V型槽 细菌含量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青枯病抗性突变体'486-K'的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快速评价烟草青枯病抗性的室内鉴定体系,并为烟草青枯病抗性突变体遗传规律的研究和选育优质抗性品种奠定试验基础。本研究选用EMS诱变烤烟品种‘翠碧一号’获得的烟草青枯病抗性突变体‘486-K’为研究对象,以野生型品种‘翠碧一号’、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和抗病品种‘岩烟97’作为3个对照品种。在安徽和福建病圃开展病情调查,室内接种鉴定采用伤根浸泡法接种烟草幼苗,探究5种青枯菌液接种浓度(OD600=0.1, 0.2, 0.3, 0.4, 0.5)的烟草幼苗的发病情况,确定最适的青枯菌液接种浓度。结合田间病情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室内伤根浸泡法在研究烟草青枯病抗性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田间与室内病情鉴定发现突变体‘486-K’的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岩烟97’(P<0.05),认为抗性高于抗病品种‘岩烟97’,室内接种鉴定的最适青枯菌液浓度为3.8×108 cfu/m L (OD600=0.3)。安徽和福建病圃的发病率与室内接种鉴定结果相比,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15和0.933,说明室内鉴定采用伤根浸泡法能够准确判定材料的抗性水平。研究结果为其他烟草青枯病抗性材料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烟草 青枯病 突变体 抗性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次性减量施用缓控释肥对机采棉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为探讨一次性减量施用缓控释肥对机采棉氮磷钾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获得适宜安徽沿江棉区的机采棉最佳施肥量,根据"3414"肥料试验方案,以棉花品种‘中915’为材料,设计氮磷钾3因素4施肥水平的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棉花单株结铃数、单铃重等均高于不施肥对照(CK),各施肥处理皮棉产量为834.83~1443.35 kg/hm2,较CK增加了37.9%~138.4%,N2P2K2处理(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20 kg/hm2)的皮棉产量最高。棉花单株氮累积量各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增加了37.2%~79.4%,氮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以N2P2K2处理最大。棉花单株磷素累积量各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增加了8.1%~53.5%,N1P1K2处理(N 75 kg/hm2、P2O537.5 kg/hm2、K2O 120 kg/hm2)最大,N2P2K2处理次之。棉花单株钾累积量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增加了29.9%~97.0%,以N2P2K3处理(N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80 kg/hm2)最大,其次为N2P3K2(N 150 kg/hm2、P2O5112.5 kg/hm2、K2O120 kg/hm2)、N2P2K2。综合来看N2P2K2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最好。结合养分吸收和产量构成相关数据综合分析,推荐在安徽沿江棉区机采棉模式种植可采用缓控释肥一次性减量施用,氮肥纯养分施用量为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20 kg/hm2。

关键词: 机采棉 “3414”设计 养分吸收 产量及产量构成 最佳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虾共作磷素平衡特征及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稻虾共作生态系统磷素平衡状况和利用效率,通过田间试验,采用投入产出法,设置3个处理:水稻单作(RM)、稻虾共作投食(RC feed 1)、稻虾共作不投食(RC feed 0),分析了稻虾共作种植模式下水稻产量、磷素平衡状况、利用效率、环境风险以及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3种处理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农田磷平衡均表现为盈余,RC feed 0处理农田磷盈余低于RM和RC feed 1处理;与RM和RC feed 1处理相比较,RC feed 0处理水稻茎叶磷素吸收量显著增加(P<0.05),磷素利用率较高。在种植前期(6—8月),RC feed 0处理较RC feed 1处理显著降低了稻田田面水总磷和溶解磷的浓度;在水稻收获时,3个处理间稻田田面水总磷和溶解磷的浓度无显著差异。与RM处理相比较,RC feed 0和RC feed 1处理净收入分别增加了54.22%和51.11%。在综合考虑水稻产量效应、磷素平衡、磷素环境风险和经济效益的条件下,稻虾共作不投食模式是一种资源利用率较高、环境风险较小、经济效益好的种养模式。

关键词: 稻虾共作 磷平衡 磷循环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倒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徽两优348

杂交水稻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徽两优348是以光温敏核不育系Y18S为母本,以强优恢复系07W02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抗倒性好、米质较优等特点,2017年7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徽两优348 高产 抗倒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窖泥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

食品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各项理化特性对窖泥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不同年份窖泥的理化因子差异及与其原核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a窖池池壁和池底窖泥中的水分、pH值、铵态氮及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2?a窖泥,但其钙含量却显著低于2?a窖泥.30?a池壁和池底窖泥与2?a相比,除水分含量和腐殖质外,其他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理化因子与菌群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水分含量、pH值和铵态氮对菌群的影响最为显著,与Lactobacillus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Aminobacterium、Syntrophomonas和Sedimentibacter等6个菌属呈显著正相关(P<0.05).新窖泥中不同的微生物菌群在长期往复的发酵过程中相互作用,优势菌属逐步占据主导低位并达到动态平衡,形成优质窖泥.本实验系统研究窖泥原核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窖泥老熟及退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借助微生物和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为窖池的养护机制及优质窖泥的制作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 原核微生物群落;窖泥;理化因子;Pearson相关性;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化学调控技术对玉米产量效应的Meta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中国化学调控技术对玉米的增产效果,本研究以喷施清水为对照,通过检索并筛选获得25篇有效文献,78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样本,将数据按照省/自治区、试验时间、玉米品种、种植密度、化控剂类型、喷施剂量和喷施期进行分组,利用Meta分析法定量研究中国化学调控技术对玉米的产量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应用化学调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平均增产量为570.489 kg/hm2,95%置信区间为413.595~727.382 kg/hm2,且数据不存在发表偏倚和极端值。选用紧凑型玉米高密度种植,在穗期喷施较低浓度化控剂,更有利于提高化学调控技术的增产效应。该研究可为化学调控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化学调控技术 化控剂 玉米 Meta分析 产量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刈割时期与干燥方式对大麦饲草品质的影响

草原与草坪 2020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刈割时期与干燥方式对大麦(Hordeumvulgare)饲草品质的影响,以饲料大麦品种皖饲2号和皖饲啤14008为对象,比较了3个刈割时期(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和2种干燥方式(烘箱烘干、自然晾干)下饲草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两个大麦品种随着刈割期的后移,饲草粗蛋白质量分数不断下降,其中抽穗期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质量分数先升高后降低,相对饲用价值则先降低后升高;木质素质量分数、鲜重、干重和粗蛋白产量不断上升,于乳熟期达最高值.烘箱烘干与自然晾干相比,大麦饲草粗蛋白质量分数高,粗纤维质量分数低,饲草品质比自然晾干好.因此,抽穗期刈割大麦,饲草品质好,可直接青饲或制成干草,而乳熟期刈割大麦,能兼顾营养产量和品质,适宜制作青贮饲料;采用设备烘干,能更有效保障大麦饲草品质.

关键词: 大麦 刈割时期 干燥方式 饲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园艺学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入选2017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10种园艺期刊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期刊发文被引频次前50位遴选法确定了500篇园艺学高被引论文.2009-2018年10种园艺期刊高被引论文中,发表年限主要集中在2009-2013年;高被引论文绝大部分都有基金资助,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级、部级和省级;高被引论文发文作者主要分布于北京、辽宁等9个省区,2~8位作者合著论文占比92.8%,其中以合作者5人居多,合作机构以2~3个机构合作为主;作者以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的科研工作者为主.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22篇文献主要刊载于《园艺学报》《中国蔬菜》《果树学报》《北方园艺》4种期刊上,主要源于高校(20篇),近半数(10篇)为综述类论文.编辑在选题策划时若有意识地组织业内有影响力的作者撰写综述,对提升刊物影响力有正向作用.

关键词: 高被引论文 核心期刊 园艺 被引频次 基金资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水稻筛查检测阳性质粒pUC18-RICE-screen的构建及分子评价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标准物质是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工作中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目前,国内用于转基因检测的阳性对照资源匮乏,主要为基体标准物质,难以满足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和检测工作的需要.质粒标准物质作为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新的发展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库信息,获得了国内外19种主要转基因水稻(Oryza sativa)品系的遗传信息,全面分析其外源基因表达框中调控元件/基因的组成情况及使用频率,并结合目前现有转基因检测技术标准,确定了以水稻内标基因磷脂酶D基因(phospholipase D gene,PLD)、蔗糖磷酸合酶基因(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 gene,SPS)和靶标基因CaMV35S启动子(35S promoter from Cauliflower mosaicvirus,PCaMV35S)、Ubiquitin启动子(ubiquitin promoter from maize,PUbiquitin)、CaMV35S终止子、NOS终止子(terminator of nopaline synthase gene,TNOS)、抗草丁膦除草剂基因(bialaphos resistance gene,Bar)、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ygr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 gene,HPT)、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Bacillus thuringiensis gene,Bt)等9个调控元件/基因用于构建阳性质粒pUC18-RICE-screen.该质粒通过人工合成技术获得,经酶切、测序、PCR验证,以及对检测不同筛查元件/基因的适宜质粒浓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质粒可用于本研究所涉19个转基因水稻的筛查检测,且其作为阳性对照用于各筛查元件/基因PCR和qRT-PCR筛查检测的适宜浓度范围为1×103~1×105 copies/μL.本研究为转基因水稻安全监管提供了一种不依赖于转基因水稻原材料的阳性对照,也为解决转基因水稻阳性标准品匮乏问题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阳性质粒分子 调控元件 筛查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