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不同水分管理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杂交水稻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两优6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精确定量灌溉、无水层灌溉、常规灌溉、旱作对杂交水稻分蘖动态、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多或过深的水分会抑制分蘖,湿润或无水会促进分蘖,过度干旱会加速后期分蘖消减;不同水分管理对生育进程和全生育期影响不大;无水层灌溉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较高,产量最高,旱作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较低,产量最低,不同水分管理对千粒重影响不大。在水稻生产上以干湿交替的无水层湿润灌溉取代长期上满田水的传统灌溉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节约水资源。

关键词: 杂交稻 水分管理 分蘖状态 产量 经济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鹅肥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摘要:介绍了鹅肥肝发展史,总结了安徽省鹅肥肝生产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鹅肥肝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鹅肥肝 发展史 现状 问题 对策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芝麻新品种皖芝2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

摘要:皖芝2号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芝麻新品种,2008年通过安徽省鉴定。该文介绍了皖芝2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并从地块选择、整地、播种、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皖芝2号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生物产量影响因素初探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分析小麦的生物产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对小麦的生物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显著性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分别就小麦生物产量与产量和形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10个品种(系)间的生物产量和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其变幅分别为16 400~19 900和8 124.0~9 463.5 kg/hm2,收获指数在0.448 2~0.508 5。小麦生物产量与产量和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高效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收获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及上3叶面积、株高、穗长等形态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小麦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251和0.838。[结论]适当提高有效穗数和高效叶面积指数,改良株型,可提高小麦生物产量,进而获得高产。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生物产量 有效穗 高效叶面积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香凹凸棒石粘土包膜尿素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的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矿物和有机物复合包膜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以松香的无水乙醇溶液为粘结剂,凹凸棒石粘土作为内包层,石蜡作为外层,采用熔融喷雾包膜的方法制备一种缓释包膜尿素。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得出,尿素内部形成一层以松香和凹凸棒石粘土为内包层的均匀膜,根据水浸泡试验和抗压强度测定表明,添加凹凸棒石粘土增加了包膜层的强度,松香粘结剂有利于增强膜的致密性与牢固性。缓释效果理想的样品初期释放率(24h)≤15%,28 d累积的释放率≤75%,能够达到缓控释肥料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松香 凹凸棒石粘土 包膜尿素 缓释肥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孕穗肥氮肥用量对抛栽杂交中稻后期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杂交水稻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中稻皖稻153为材料,研究了孕穗肥氮肥用量对抛栽杂交水稻后期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孕穗肥氮肥用量能提高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有效叶面积,保持后期有较高的光合潜能;增加二次分枝数、每穗粒数、着粒密度。杂交水稻皖稻153抛栽孕穗肥以施用尿素120 kg/hm2左右为宜。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抛栽 孕穗肥 光合性能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安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

摘要:该文根据国家"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的要求精神,联系安徽建国60a来在农业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重视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成果推广,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2009年粮食单产和总产分别比1949年提高4.92倍和4.82倍。同时指出,当前农业科技还不能满足粮食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4个方面的措施,即:(1)加强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2)加强中低产田综合治理和持续高效攻关研究;(3)加强无公害粮食产品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技术研发;(4)针对安徽现状,提出加强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科技进步 科技创新与推广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院所也要思索的“四大命题”

农业科技管理 2011

摘要:文章将粮食安全、农村劳动力转移、杰出人才和科技投入表述为布朗之问、总理之问、钱学森之问、投入之问这"四大命题",分析了其问题之所在,并从农业科研方向与功能、农业科技传播与沟通、农业科研人才和精神、农业科技投入和强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得出了结论,以期引发更深入的思考,或有助于农业科研院所"十二五"规划的调适与实践。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思索 “四大命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芪、红景天、当归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相关生理机能影响的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黄芪、红景天、当归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相关生理机能的影响,探讨中药防治仔猪断奶应激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身体健康、状态良好、平均体重在(10.07±0.21)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80头,随机分成10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它各组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5%、1%、1.5%黄芪和0.5%、1%、1.5%红景天及0.5%、1%、1.5%当归,试验期共14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1%黄芪、1.5%红景天、1.5%黄芪可使仔猪末重(P<0.01、P<0.05、P<0.05)、平均日增重(P<0.01、P<0.01、P<0.01)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P<0.05、P<0.05)显著提高;添加1%黄芪、1.5%红景天可使仔猪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P<0.05)。2)1%黄芪组、1.5%红景天组在试验第7天(P<0.01、P<0.05)和第14天(P<0.05、P<0.05)均有显著降低仔猪血清NO含量的效果;而1%黄芪组、1.5%红景天组、1.5%黄芪组和1.5%当归组在试验第7天(P<0.01、P<0.05、P<0.05、P<0.05)和第14天(P<0.01、P<0.01、P<0.05、P<0.05)均有显著提高仔猪血清GSP-Px活性的作用。3)1%黄芪组、1.5%红景天组和1.5%当归组有显著提高红细胞总数的效果(P<0.01、P<0.05、P<0.05),1%黄芪组提高仔猪血红蛋白含量的作用显著(P<0.05),1%黄芪组、1.5%红景天组、1.5%黄芪组和1.5%当归组均有显著提高白细胞总数的作用(P<0.01、P<0.05、P<0.05、P<0.05),1%黄芪组、1.5%红景天组和1.5%当归组提高淋巴细胞比率的作用显著(P<0.05、P<0.05、P<0.05),1%黄芪组和1.5%红景天组可使单核细胞比率显著提高(P<0.05、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芪、红景天和当归对断奶仔猪抗氧化力、血常规等相关生理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促进作用,从而改善机体健康水平,促进仔猪生长,其中1%黄芪组效果最明显,1.5%红景天效果较明显、1.5%当归效果相对最弱。

关键词: 中草药 断奶仔猪 生产性能 抗氧化功能 血常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障粮食安全 注重种植业结构均衡发展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

摘要:由于政策调控和市场调节对粮食安全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加上农业机械化和轻简化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在种植业内部,相对于其他粮油及经济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等3大主粮的产销正成为一种风险小、收益稳的产业,因而,近2a农民种粮热持续升温,粮食面积逐年扩大.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其他作物的发展空间,影响了农副产品市场均衡供应,不利于食品和生态安全.为此,建议建立相对稳定的粮食安全政策体系,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提高惠农政策的实施效率,调动农民储粮积极性,加强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我国粮油安全和人民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其他粮油棉作物种植的支持,保证其他粮经饲作物适度种植规模.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种植业结构 均衡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