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490g/L丙环·咪鲜胺乳油防治水稻稻曲病和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摘要:490 g/L丙环.咪鲜胺乳油防治水稻稻曲病和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90 g/L丙环.咪鲜胺乳油对稻瘟病的防效在66.28%~80.81%,对稻曲病的防效在65.13%~83.04%,能有效控制这2种病害,并且随着用量加大,其防效增加。

关键词: 490g/L丙环.咪鲜胺乳油 稻曲病 稻瘟病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藤黄微球菌检测氧氟沙星残留方法的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11

摘要:通过制备藤黄微球菌菌悬液,选择最适菌层浓度,运用统计方法及精密度实验来制备标准反应曲线,建立氧氟沙星的残留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粪便中氧氟沙星的残留检测.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最低检测限为0.5μg/ mL,标准曲线的工作范围为0.5~8.0μg/g;在鸡粪便中添加氧氟沙星1.000μg/g和2.000μg/g的回收率分别为81.92±9.09和84.85±9.04.表明该方法灵敏度和回收率高,操作简便,不需特殊设备,样品用量少,易于推广,适用于氧氟沙星的定量分析.

关键词: 氧氟沙星 藤黄微球菌 残留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黄鳝饲料管理五措施

农村百事通 201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无性系后代抗性生理因子的差异研究

茶业通报 2011

摘要:以自然生长状态下的三年生凫早二号新梢和迎霜、龙井43的留养秋梢茶树叶片为供试材料,通过对茶树无性系后代单株间抗性生理因子的差异分析及其在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叶位变化,S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叶龄增加,增长幅度减缓,活性也渐趋于稳定,且茶树无性系后代单株间,SOD、POD、MDA和电导率的差异不显著,个别甚至达到了极不显著水平;对于试验时的取样部位,考虑到修剪、采摘、病虫害、光线、温度等因素影响,建议选用木质化部位的成熟叶叶片,以减少实验误差。

关键词: 茶树 无性系 抗性 生理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高代品系品质性状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

摘要:对2009-2010年度种植于安徽省阜南县许堂乡试验基地内的87份自育高代品系和3份栽培品种,利用FOSS 1241型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其硬度、水分、粗蛋白含量、Zeleny沉降值及湿面筋含量,结果表明:测试样品平均籽粒硬度为59.5,水分含量为12%,蛋白质含量为14.5%,Zeleny沉降值为56.9 mL,湿面筋含量为34.1%。

关键词: 小麦 高代品系 近红外反射光谱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徽茶岳西翠兰快速崛起的启示

茶业通报 2011

摘要:本文回顾和探讨了安徽省岳西县自2004年以来,以茶叶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茶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进茶业产业化,着力塑造品牌,弘扬茶文化,实现岳西翠兰名茶产业快速崛起的成功经验及有益启示。

关键词: 茶叶 岳西翠兰 产业 崛起 启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低碳农业的发展

安徽农学通报 2011

摘要:阐述了低碳农业的内涵和功能,发展低碳农业的原则、内容、重点及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内涵与功能 发展原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壳掺播对土壤质地及烟叶生产的影响

土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南烟区土壤主要为水稻土,质地偏黏,不利于烟叶生长,为此,在宣城烟区耕作层土壤中掺播一定体积比例的稻壳,探讨其对土壤质地和烟叶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掺播稻壳比例的增加,0.02~2mm的土壤颗粒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体积质量(容重)、含水量和pH降低,但这种趋势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缓。②烟田耕作层土壤掺播稻壳总体上有利于烤烟生长,能够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其中以掺播20%~30%的稻壳(稻壳体积/土壤体积)时烤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工艺评价结果最佳。

关键词: 稻壳 土壤质地 烟叶生产 皖南 水稻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鹿蹄草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2011

摘要:本文以鹿蹄草为研究对象,利用制得的鹿蹄草提取物对多种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鹿蹄草提取物抑菌作用因菌种不同而最低抑菌浓度有所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5%,大肠杆菌为10%,绿脓杆菌20%,根霉10%,青霉20%;同时,其抑菌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鹿蹄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但不是很稳定;鹿蹄草提取物与盐、糖都有较强的协同作用。此外,鹿蹄草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与时间有一定关系,随着作用时间的越长,其抑菌率越高。

关键词: 鹿蹄草提取物 抑菌活性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硝磺草酮在玉米上的残留研究

现代农药 2011

摘要:研究了硝磺草酮在玉米植株、籽粒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残留动态。结果表明,硝磺草酮最小检出量为0.3ng,在植株、籽粒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2mg/kg、0.01mg/kg和0.01mg/kg。硝磺草酮在植株中添加回收率为80.94%~89.0%,相对标准偏差为3.66%~12.54%;籽粒中添加回收率为78.11%~87.15%,相对标准偏差为3.95%~11.54%;土壤中添加回收率为81.27%~95.38%,相对标准偏差为4.25%~6.28%。植株中半衰期为5.6~6.8d,土壤中半衰期为10.4~10.8d。

关键词: 硝磺草酮 农药 残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