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创新涉农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

管理观察 2011

摘要:涉农资金多头管理无序党争的结果,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项目落地难以因地制宜,往往与地方发展不对路,时效性不强,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平衡.项目自上而下分配,造成农民主体地位缺失,地方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自我发展动力不足,涉农资金监管难等.为此建议改革创新涉农资金管理机制,向不发速地区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推动以县为主涉农资金实质性整合,确立农民在项目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实行由农村现实中凝练项目、由农民意愿决定项目,建设健全涉农资金管理机制,确保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关键词: 涉农资金 专项管理 优化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淮行蓄洪区西瓜品种比较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摘要:在沿淮行蓄洪区进行西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黑大帅、秀丽、双抗金绿红铃、高抗三号、西农八号等品种产量高、品质优秀、生长势强,可以作为沿淮行蓄洪区的主推西瓜品种进行种植推广。

关键词: 西瓜 品种 比较 沿淮行蓄洪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与其他若干性状关系初探(英文)

Chinese Seed 2011

摘要:[目的]寻求小麦高产和超高产育种的关键指标。[方法]以安徽省种植的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系)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穗粒重、单位面积粒数、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生物学产量、株高、收获指数等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产量与其他若干性状在相关方向和程度上均有差异,且其他性状之间相关性及差异显著性均有不同;大多数品种(系)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生物学产量及穗粒重显著相关,同时某些品种(系)的产量与其他性状之间显著相关。[结论]以产量作为小麦高产及超高产育种的选择指标之一是有效的。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收获指数 生物学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鲤高效健康养殖试验

科学养鱼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我们在黄河故道区池塘,采取合理投放鱼种、科学投饲、综合调控水质等措施,进行黄河鲤高效健康养殖试验。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位于砀山县故黄河上游官庄黄河故道区,面积5亩,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塘平均深3.5米,沙土质,池底平坦,水源为故黄河水,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进排水设施完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新型蚕蛹壳聚糖化合物的制备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制备一种能螯合钙离子的蚕蛹壳聚糖化合物。[方法]采用化学方法对蚕蛹壳聚糖进行分子修饰,制备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分析其分子结构。[结果]甘氨酸已被接枝到蚕蛹壳聚糖分子上,成为在C6-OH发生醚化反应的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结论]该研究为下一步体外抗凝血试验提供了依据,为新型抗凝血剂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蚕蛹 壳聚糖 甘氨酸 衍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高热病的诊断要点与防治方案

兽医导刊 2011

摘要:猪高热病是以发热症候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种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症。常见的主要病原有: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猪支原体、附红细胞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学规划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低碳式发展

安徽农学通报 2011

摘要:以中国新农村建设为背景,针对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阐明新农村低碳发展规划的必要性,提出新农村建设低碳发展的方向,强调指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新农村低碳模式建设的必要路径.

关键词: 规划 新农村建设 低碳 生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沿江地区棉田涝灾评估及应急管理措施

中国棉花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安徽沿江棉区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棉花现蕾到初花期正值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多连阴雨天气。近些年来,气候的变化导致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尤其是2010年7月中旬沿江棉区普遍出现连续强降雨,造成大面积棉田淹水,部分棉田绝收,不得不毁耕改种。根据我们多年应对棉田涝灾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棉田涝灾评估标准及应急管理技术措施,供棉花生产上参考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营养水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年施纯N 90 kg/hm2、180 kg/hm2、360 kg/hm2、720 kg/hm2 4种不同氮素营养水平对茶叶干物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茶叶的干物质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影响,合理的施氮量能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并改善其品质。所有处理中,年施纯N 360 kg/hm2获得了最高干物质产量,超过这一施肥量,产量便开始下降。在同一基础肥力土壤条件下,茶叶干物质产量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加大先增加后降低,呈抛物线趋势。品质结果分析显示施用适量氮肥能明显提高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而茶多酚含量降低;茶树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也呈升高趋势。在4种施肥水平条件下,茶叶增产幅度为19.59%~25.19%,平均22.39%;茶叶品质成分,特别是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茶叶 氮素营养水平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调节茶园土壤pH对其土著微生物区系及生理群的影响

土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园酸性土壤按其重量1.4%的比例施用石灰,能使土壤pH值从4.1提高到6.88;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能提高近百倍,适于酸性环境的真菌数量略低于不施用石灰的对照组;酸性土壤经pH调节后,土壤pH值在前45天呈缓慢下降趋势,随后有所升高;细菌各类生理群数量在pH调节后前期呈快速上升变化,经过20~30天稳定期后,开始下降;调节茶园酸性土壤的pH是提高茶园土壤土著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 茶园土壤 酸性调节 土著微生物 石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