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量(模糊匹配)
498条记录
不同施氮水平对中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的9种杂交水稻组合,在4种不同施氮水平下进行裂区试验,探讨水稻品种的最佳施肥量及不同基因型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籽粒产量的影响达0.01水平,且在225 kg/hm2施氮水平下产量显示;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在225 kg/hm2施氮水平下不同品种间均存在0.05水平差异;其中干物质生产效率在抽穗期、成熟期变异较大,以协优9019最高;氮素农艺效率以两优培九、Ⅱ优明86、Ⅱ优084、协优9019 4个组合较高;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Ⅱ优明86、协优9019较高;百千克籽粒需氮量以协优9019、Ⅱ优明86较低。在反映氮肥吸收与利用的6个指标中,以协优9019、Ⅱ优明86较为理想。初步认为其是“氮高效”品种。

关键词: 中籼稻 施氮水平 氮素利用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区域内甘蓝型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差异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年多点试验研究不同油菜品种对油菜菌核病的抗性及产量等方面的表现。试验品种来自安徽、湖北和贵州等地,在安徽南北不同生态区共设6个试验点。试验结果表明,油菜随着试验点纬度的降低,花期逐渐前移,在黟县点的花期比阜南点早2周左右,并且花期早的试点的油菜菌核病也较重,其中黟县点的发病率平均超过40%,阜南点发病率在10%以下。不同年份病害对产量的损失有很大影响,病害越重造成的损失越大,并且不同品种差异较大,其中01C26和黔油12年度间的差异小,20012、002年病指分别为15.91、16.74和18.29、17.45,产量也较为稳定,表现出较好的抗耐病性、稳产性和地区适应性。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抗病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供钾水平下施钾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弱筋小麦优质生产中的合理施钾提供依据,以皖麦48为供试品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低钾和中钾土壤上分别研究了施钾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钾和低钾土壤上增施钾肥均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但在低钾土壤上钾肥的增产效应较高。低钾土壤上,钾肥用量在0-120 kg/ha范围内,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硬度均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中钾土壤上,小麦籽粒品质指标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钾肥用量范围内可以通过增施钾肥来调节弱筋小麦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和评价值。弱筋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在不同钾肥用量间无显著差异,但在不同土壤基础肥力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弱筋小麦 施钾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钾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增加小麦株高、穗长、千粒重及穗粒数,因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小麦增产10.2%~24.8%。施用钾肥能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但对籽粒沉降值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强筋小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用量对“绿旱一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水稻新品种"绿旱一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绿旱一号"叶面积指数、分蘖数、叶绿素含量、产量因素及产量均有较大的影响,在2.3g/盆(纯氮、折合260kg/hm2)的氮用量范围内,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2.3g/盆尿素的氮肥用量,则产量下降。

关键词: 氮肥 绿旱一号 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钾镁肥对棉花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能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改善棉花的经济性状,显著提高棉花产量。不同钾肥品种之间以硫酸钾镁肥增产效果最好。施用硫酸钾镁肥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利润达2 154.7元/hm2,产投比2.63∶1。

关键词: 硫酸钾镁 棉花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淮晚稻区优化施肥对粳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07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肥方式导致肥料对水稻产量贡献率低的原因在于氮磷钾配比不合理,施氮肥集中在水稻生育前期,与水稻对养分的生理需要不一致。从本试验看,粳糯皖稻68在肥力水平中等的水稻田,以施氮量30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为35∶20∶45),N、P、K比例为1∶0.30∶0.40时产量最高,达9586.5 kg/hm2,比不施肥对照增产35.91%,比习惯施肥增产11.82%,肥料贡献率达到26.42%,对土壤的依存率明显下降。

关键词: 施肥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土壤贡献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氮、钾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低钾和中钾土壤上,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氮、钾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配合施用促进了弱筋小麦植株氮、钾含量的提高,氮、钾养分吸收表现出一定的正交互作用;合理配施氮钾肥能够显著地提高弱筋小麦产量。在低钾土壤上,N180K150处理产量最高(5023 kg/hm2);中钾土壤上,最高产量(5145 kg/hm2)为N180K90处理。两种土壤上,氮肥的产量效应均大于钾肥。低钾土壤上,氮钾对小麦产量表现出极显著的正交互作用。提高氮肥用量显著降低了弱筋小麦的专用品质,钾肥对小麦品质的独立效应不显著,但是钾对氮的品质效应存在着交互作用。弱筋小麦抽穗期或灌浆期植株氮、钾含量与子粒品质的相关系数较大,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则是以拔节期或抽穗期较大。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和增加氮、钾肥基施比例有利于改善弱筋小麦的品质。

关键词: 氮钾配施 弱筋小麦 产量 品质 养分吸收 土壤供钾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钾肥用量对水稻新品种混制一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氮、钾肥用量对"混制一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用量对"混制一号"分蘖发生、株高、第一伸长节间的长度及重量、产量因素及产量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A2B3处理(375kg/hm2尿素加375kg/hm2氯化钾)的产量最高,达9154.6kg/hm2,较对照A1B1(225kg/hm2尿素加225kg/hm2氯化钾)增产900.5kg/hm2,增产幅度为10.91%。

关键词: 混制一号 氮肥 钾肥 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钾肥品种和用量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水平下硫酸钾和氯化钾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钾肥可提高花椰菜花球产量,施钾增产效应达显著水平;但单位钾素(K2O)养分生产效率随钾肥用量提高而降低。氯化钾的产量效应低于硫酸钾,其效应受土壤氯离子含量和钾肥用量的影响。钾肥可提高花椰菜维生素C含量,用量过高则含量下降;增加和降低效果与土壤含钾量有良好的相关性。中、高用量硫酸钾效果优于氯化钾。钾肥可降低氨基酸总量和各种类氨基酸含量,氯化钾处理花椰菜氨基酸含量高于硫酸钾,特别是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钾肥可促进花椰菜养分吸收,氯化钾更有利于钾素的吸收和积累,氮、钙和镁的转运,而不利于钾素从花轴转运到花蕾。不同钾肥品种的产量品质差异与钾肥陪伴氯离子与土壤氯离子含量关系密切。在土壤氯离子含量高的土壤上,硫酸钾可作为理想的钾肥肥源。

关键词: 花椰菜 钾肥 产量 品质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