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模糊匹配)
434条记录
水旱两用稻的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采用外源整体DNA导入法 ,选用在水面具有旺盛生长优势 ,在旱地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苋科植物空心莲子草 [(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Griseb .)别名 :革命草 ,水花生 ]为供体 ,高产抗病的禾本科的籼型优质常规水稻 65 2 7为受体进行科间杂交选育水旱两用稻。结果表明 ,育成的水旱两用稻可以在水栽和旱播情况下正常成熟 ,并表现了强大的增产优势和极强的耐旱性。

关键词: 水稻 水旱两用稻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高效利用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摘要:中国水稻对氮肥的利用率平均仅在 2 8%~ 37%之间 (低于世界一般水平 15~ 2 0个百分点 )。江苏一季的施氮量超过国际公认的的安全标准 (年施氮量 2 2 5kg hm2 )达 2 7 6 %。按此标准 ,则每年至少造成 180万t的氮肥 (纯氮 )的浪费。将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缓释、控释性等有机肥料的施用 ,可提高氮素的利用率 ,但成本太高。中国科学家已在水稻第 12条染色体上检出 1个QTL与氮素利用率关联 ,且表现出显著的加性和显性效应。因此 ,培育适合于不同栽培条件的氮高效新品种 ,是切实可行的。这对于降低氮素肥料的使用量 ,保护环境 ,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 水稻 氮肥高效利用率 现状与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电子杂交定位及基因预测

全国作物细胞工程与分子技术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 CSCD

摘要: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根据中国水稻全基因组框架序列中的跨叠克隆Contig10968,成功地将与Ben/ben共分离的RAPD标记OPG18/972和OPG18/943步移延伸至8138bp和8103bp。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通过电子杂交将OPG18/972和OPG18/943及步移后的序列定位于第2染色体150.5cM处,进一步将Ben/ben初步定位于第2染色体150.5cM处。通过ORF、启动子及基因预测软件分析,Ben可能是编码某种受体蛋白的基因或者催化6-OH-苯达松与葡萄糖缀合、类似淀粉合成酶的基因,而ben可能是Ben的调控...

关键词: 水稻 苯过松敏感致死基因 定位 预测 电子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和激素对水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通过幼穗分化 5期前施尿素 ,“九二○”不同用量 ,喷施花调灵 ,施用KH2 PO4 和硼砂等试验 ,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水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幼穗分化 5期是柱头生长的敏感期 ,追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 ;适当增加“九二○”用量 ,喷施花调灵可提高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 ;施用KH2 PO4 和硼砂也可提高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 ,但提高幅度不大。

关键词: 施肥 激素 柱头外露率 结实率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化调后期防倒防早衰促早熟试验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 :稻田喷施缩节胺、高效唑、乙烯利可使基部节间缩短 ,株形变矮 ,光合能力增强 ,结实粒提高 ,千粒重增加 ,产量提高且后期能防倒伏。喷施适期为水稻拔节前 1、2叶期和孕穗中期。

关键词: 水稻 化调 早衰 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基酸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田间对比试验表明 :水稻施用丰乐氨基酸叶面肥可促进水稻生长和分蘖 ,改善水稻经济性状 ,增加产量 ,提高经济效益。与对照相比 ,增产 12 91.5kg/hm2 ,增收 990元 /hm2 ,投入产出比为 1∶2 2。

关键词: 水稻 叶面肥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RI技术本土化研究

中国稻米 2003

摘要: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SystemofRiceIntensification ,简称SRI)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帮助水稻品种真正发挥其生物学潜力、遗传学潜力进而增产并节约生产成本 ,保障粮食安全 ,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栽培技术体系。但在我国不同生态地区应用有一个技术本土化的过程 ,以筛选适宜超级杂交稻组合为突破口 ,研究适宜栽插密度与方式、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人工除草与化除相结合、覆盖“旱润”高效节水灌溉、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的关键技术 ,并与不同季节茬口的适宜耕作技术有机结合 ,形成我国特色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关键词: 水稻 SRI 本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耐冷品种大田直播和覆膜育秧苗期生长的观察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对 9个早稻耐冷材料大田直播和覆膜育秧生长 2 5d秧苗 ,进行苗长、叶片数及干物质积累的观测比较 ,以竹青、早籼 14、云恢 72和丽粳 2号作为对照。结果表明 :直播时 ,A0 2、A0 8、A0 9、A0 64份材料综合表现超过或达到 4个对照。所有供试材料 ,覆膜育秧下苗期生长状况显著优于大田直播。因此 ,对于条件好的双季稻区 ,耐冷材料仍以覆膜育秧为好 ,但可适当提前播种期 ;对于人力、物力条件不好的地区 ,耐冷材料可直播大田亦不会烂苗、死秧

关键词: 水稻 耐冷 直播 覆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CAR标记对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辅助选育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与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ben )紧密连锁的 SCAR标记 ,对田间以农林 8号 m为 ben基因供体转育的后代进行了 PCR检测。利用该标记不仅能鉴别出转育的材料是否含有 ben基因 ,而且能区别它是含 ben基因的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从而有效地指导田间选育 ,加速育种进程

关键词: 水稻 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育种

脂肪氧化酶同功酶缺失对水稻耐储藏特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利用自主开发研制的作物脂肪氧化酶同功酶快速检测技术 ,筛选出Lox -1、Lox -2缺失材料皖鉴 2 0 90、皖鉴 10 2 4、皖鉴3 0 3 3等。为了进一步研究鉴定脂质氧化酶缺失对稻谷陈化、仓储害虫的影响 ,将 3个Lox缺失材料 (DawDam、冲腿、皖鉴 2 0 90 )和其他 3个Lox不缺失品种 (早籼 14、中籼 898、晚粳M3 12 2 ) ,在一定的储藏条件、温度、时间下 ,调查了仓储害虫危害情况和种子生活率。结果表明 :①在储藏过程中 ,品种间仓储害虫危害差异较大。在 5个籼稻品种中 ,Lox -3缺失种质DawDam和冲腿的虫蛀率约 5 % ,为最低 ;中籼 898、皖鉴 2 0 90、早籼 14的虫蛀率在 13 .8%~ 19.5 % ;粳稻品种晚粳M3 12 2的虫蛀率最高 ,达 3 3 .5 %。因此 ,Lox -3缺失种质的虫蛀率的发生较其他品种低 2 .5~ 6.5倍。②随着储藏期的增加 ,种子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但是Lox -1、Lox -2缺失的皖鉴 2 0 90 ,至调查时储存 42个月 ,发芽率几乎没有变化 ,仍保持在 98.5 % ,成苗率高达 85 %。由此表明 ,Lox -1、Lox -2的缺失对保持种子生活力和延缓稻谷陈化变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能是影响种子长寿命的关键基因

关键词: 脂肪氧化酶同功酶 缺失 耐储藏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