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模糊匹配)
434条记录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稻白叶枯病的低温敏核不育系3178S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CSCD

摘要:本研究以IRBB21为Xa21基因供体,籼型低温敏不育系399S为低温核不育系基因供体,采用杂交和回交方法,逐代用分子标记检测手段,导入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低温敏核不育系基因,聚合双亲的有利性状,育成抗白叶枯病的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3178S,其抗性达到了IRBB21的抗性水平,且保持了399S稳定的育性和双亲的优良经济性状。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白叶枯病 水稻 不育起点温度 温敏核不育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水稻大面积高产原因及关键技术探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通过参与实施张洪程教授主持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单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对江苏高产水稻进行了深入全面考察,认为,江苏水稻大面积产量重复超10500kg/hm2,从技术路线、栽培理论、关键技术到品种推广的指导思想等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偏迟熟水稻北移,充分利用光温生态生产潜力,是大面积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前提;高产群体质量的优化调控,是高产的技术理论基础;“壮秧、扩行、减苗、调肥、控水”是其高产的关键技术。据此引发思考并对安徽及同类地区水稻生产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栽培 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水平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5个施肥水平下,探讨了6个品种氮肥的农学利用率、稻谷产量以及米质的差异。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升高。不同施肥水平下,对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不同,75、150kg/hm2施氮水平下较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下降。因此,降低施肥量可以提高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不同品种在不同的氮肥水平下表现也不相同:协优57在75kg/hm2施肥水平下的农学利用率最高,达14.6kg/kg;氮肥农学利用率高的品种也需在适宜的施肥水平下才能体现。试验表明:不同的产量目标下,宜选择不同的品种。而无论在何产量目标下,以选择协优9019风险最小,因为它的平均氮肥农学利用率较高。多产稻和汕优63是较耐低肥的品种。从改善米质来讲,150kg/hm2的施氮量较为有利。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氮素 农学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Ⅲ优98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试验、示范观察 ,基本上掌握了Ⅲ优 98的主要特征特性 ,并总结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Ⅲ优9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脂肪氧化酶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稻谷储藏期间脂质的氧化是导致稻谷陈化变质的最主要因素 ,其中脂肪氧化酶是脂质降解的关键酶。根据近几十年的国内外研究资料 ,对脂肪氧化酶的作用、检测技术和耐储藏的水稻品种选育等方面的重要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水稻 储藏 陈化变质 脂肪氧化酶 检测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早籼14、紫恢100和M3122为背景的导入系构建及其筛选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CSCD

摘要:以国际合作网络征集的150余份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观察,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鉴定,同时还进行了耐低磷、低氮筛选,获得大量数据,筛选了一批抗白叶枯病、稻瘟病、耐低磷、耐低氮资源,为分子育种的亲本利用和后代筛选提供参考。以早籼14、紫恢100、M3122为受体,以上述的150余份材料为供体,采用大规模杂交、2 ̄3次回交、2 ̄3次自交,培育以早籼14、紫恢100、M3122为背景的近等基因导入系5700多份,并对这些导入系进行抗旱、耐低氮、耐低磷、抗寒性及直链淀粉含量等初步筛选,获得了一批有目标性状的近等基因导入系,为新基因发掘、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并选育了3个有苗头的新品系进入省级预试、区试或生产试验,以进一步确定其利用价值。

关键词: 近等基因导入系 抗逆性 筛选 育种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中籼皖稻173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73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自育的籼粳亚种后代中间材料M89898为母本,扬稻4号作父本,采用系谱选择法育成的优质、高产中籼水稻新品种。米质好,在12项米质检测指标中有10项达优质米二级以上标准;多年的试验、省区试和省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一般在8.10 t/hm2以上,与对照汕优63相当。抗逆性强,高抗白叶枯病,纹枯病轻,耐肥抗倒。适宜在安徽省沿江及其以北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最适播种期为5月上旬。

关键词: 水稻 中籼 皖稻173 优质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突变体对除草剂苯达松敏感致死的机理研究

农药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突变体在杂交水稻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了两个水稻突变体农林 8m和 80 77S对除草剂苯达松敏感致死的生理和遗传规律 ,综述了其对苯达松敏感致死的分子机理。普通水稻品种具有对苯达松抗性是由于苯达松在普通水稻品种细胞中被羟基化 ,并最终被代谢为对植物无毒性的 6 OH 葡萄糖苷苯达松和 8 OH 葡萄糖苷苯达松。普通水稻品种具有的苯达松抗性基因可能是编码与苯达松羟基化相关的某种P4 5 0酶 ,或者编码某种参于解毒的受体蛋白 ,而苯达松本身对P4 5 0酶和受体蛋白有诱导和激活作用 ;此外 ,苯达松抗性基因也可能是一种催化羟基化苯达松与葡萄糖缀合、同淀粉合成酶相似的缀合酶基因 ,而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突变体表现出对苯达松敏感致死是由于γ 射线导致上述与苯达松解毒相关的酶活性丧失所致。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 苯达松 敏感致死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球水稻分子育种核心种质资源耐低钾品种的苗期筛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4

摘要:以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提供的 117份核心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 ,进行苗期水培试验 ,比较两种不同K+ 浓度处理下的苗期根茎性状表现。结果表明 :两种处理条件下 ,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以发根数、总根长、苗高、地下部干重、地上部干重等 5个性状相对指数的平均值构成品种的综合指数 ,作为筛选耐低钾品种的评判标准 ,结合稻苗生长情况 ,从 117份核心种质资源中筛选出 9个耐低钾品种和 32个较耐低钾品种。

关键词: 水稻 耐低钾 种质资源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穗颈维管束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 2个偏粳品种“光三”/C4 1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 ,构建SSR标记的连锁图谱 ,并以此对水稻穗颈维管束数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QTL(QuantitativeTraitLoci)分析。在第 1,5 ,8和 11染色体上检测到 4个控制穗颈大维管束数的QTL ,在第 5 ,9和 10染色体上检测到 3个控制穗颈小维管束数的QTL ;共检测到产量及 8个与产量相关性状的 30个QTL。通过分析穗颈维管束数与穗一、二次枝梗数 ,穗一、二次枝梗粒数 ,穗粒数 ,结实率 ,单株产量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及连锁关系 ,表明穗颈维管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解剖结构 ;通过增加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可望增加水稻“库”的容量 ,保证“流”的畅通。

关键词: 水稻 穗颈维管束 产量性状 SSR标记 数量性状位点(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