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重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746

中国种业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优 746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用 - 32 A为母本 ,与科恢 746组配而成。其父本科恢 746来自复交组合 :云粳 /泰引一号//圭 6 30 ///特青 1号。1 产量表现1 995年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栽培试验亩产达 6 37.9kg,比汕优 6 3增产1 3.8%。 1 995~ 1 996年四川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5 5 2 .1 kg,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0 .6 6 %。1 996年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 0 3.4kg,比汕优 6 3增产 1 3.2 %。 1 997年 5月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徽省从 1 996年开始引种。 1 996年大区丰产栽培试验亩产 5 5 1 .5 kg,比对照汕优6 3增产 1 4.2 %。 1 997年品比试验 ,在参试组合严重倒伏的情况下 , 优 746小区均产仍达 9.7kg,折合亩产 475 .0 kg,比汕优 6 3增产1 4.1 %。大田栽培 2 .5亩 ,亩产达 5 48.4kg。1 998年水稻生产上各大穗组合的颖花退化现象较为严重 ,结实率普遍较低 ,而 优 746仍较对照汕优 6 3增产 5 .5 1 %。2 特征特性生长清秀 ,分蘖力中等。株型较好。株高1 2 4cm。茎秆粗壮 ,富有弹性。剑叶挺直。耐肥抗倒。抽穗整齐。后期转色好 ,不早衰。全生育期 1 45天 ,较汕优 6 3迟熟 3~ 5天 ,属中籼迟熟类型。穗纺锤型。重穗单穗着粒 2 0 0粒 ,着粒密度和结实率高达 80 %以上 ,单穗粒重 4~ 5 g。籽粒较大 ,千粒重为 2 7g。容易脱粒。谷粒深黄 ,无芒 ,稃尖紫色 ,中长粒型。米粒长宽比 2 .1 2。出糙率 81 .2 % ,精米率73.6 %。心白 ,腹白无或小。米粒透明 ,适口性好 ,米质优良。其外观与食味品质均优于汕优 6 3。抗白叶枯 ,轻感纹枯病。据四川省内江农科所 1 996年接种鉴定抗叶瘟 3级 ,抗颈瘟1级。适宜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稻种植。 1 994~ 1 996年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等省、区计 6 0多个示范点试种示范 ,普遍表现良好。 1 998年累计种植 2 0 0余万亩。3 高产栽培与制种技术适时播种 ,培育壮秧  4月中下旬播种。注意稀播壮秧。秧龄 30~ 40天。提高栽插质量 ,插足基本苗 个体优势强 ,边际效应明显 ,宜宽行窄株栽培。因大穗、重穗型组合 ,但不可过份强调稀植、降低基本苗 ,尤其在一些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或偏低的田块。株行距 1 3.3× 30 .0~ 33.3cm。壮苗插单株 ,弱小苗插双株 ,亩基本苗 1 .5万株。肥水管理 它根系发达 ,要求较高的土壤综合肥力水平 ,施肥总量要比中穗型组合多出 1 0 %~ 2 0 %。多施有机肥 ,平稳平衡施肥。基肥、蘖肥、穗粒肥比例为 4∶ 3∶ 3;N∶P∶ K=2∶ 1∶ 2。在孕穗或齐穗期间 ,增施钾肥 ,有条件可喷施根外肥料 ,以提高穗部生理活力 ,增加结实。由于穗大粒多 ,存在二段灌浆现象 ,故后期切忌断水过早 ,以蜡熟初期断水为宜。制种技术 由于母本 - 32 A植株高大 ,生长旺盛 ,异交性能好 ,加之父本科恢 746花粉量大 ,花期较长 ,所以制种亩产可达 2 5 0~30 0 kg。父母本花期基本相近 ,播始历期相差仅 1~ 2天 ,可同时播种。花期花时安排容易 ,制种技术不难掌握重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746@童继平$安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肥230031 @韩思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韩正姝$安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肥23003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肝炎病毒A_(66)弱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培养

中国家禽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豌豆品种引进、筛选与评估研究

中国种业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引进国内外23个优良豌豆品种进行试验、筛选和评估,获得几个性状各异的优良品种(系),为豌豆科研和生产提供新品种。

关键词: 豌豆 品种资源 引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噻枯唑和抗叶枯净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的适应度比较

植物保护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水稻白叶枯病噻枯唑抗性菌(Sa~r)和叶枯净抗性菌(P~r)的适应度(Fitness)特性进行了比较。当Sa~r和P~r与敏感菌(S)的等量混合物在植株上繁殖时,Sa~r和P~r竞争不过S,但P~r竞争能力较Sa~r强。Sa~r和P~r的致病力与S的无明显差异。但在离体保存时Sa~r和P~r易于丧失致病力。这种致病力的丧失是由于被保存的群体中低致病力的敏感菌比例上升所致,进一步说明Sa~r和P~r的适应度不及S。结果表明,白叶枯病菌抗药性菌适应度较差,在田间不易建立抗性群体,但不排除在高强度选择压力下也会出现抗性群体的可能。P~r在田间则比Sa~r易于建立抗性群体。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菌 抗药性 适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自动荧光测序系统分析不同水稻基因型SSLPs

作物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使用 30对微卫星引物 ,对 14个不同类型及来源的水稻基因型材料进行 SSR片段长度的多态性分析 ,并运用自动荧光测序系统精确检测 SSL P片段的长度 ,结合 Gene Scan2 .1和 Genotype2 .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输出和图象处理 ,得到了多态性丰富的微卫星标记。可以利用这些标记区别和鉴定不同类型和来源的水稻种质材料 ,并进行亲源关系的比较和遗传距离的估计

关键词: 自动荧光测序 水稻 简单序列重复 多态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砂姜黑土区不同种养结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农业环境保护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土地种与养矛盾突出 ,粮、经、饲种植结构比例不当等问题 ,以提高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为目标 ,选择农田种植紫花苜蓿以养为主及粮 -豆种养结合种植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单作紫花苜蓿综合效益最高 ,豌豆 -水稻、蚕豆 -玉米分列第2、3位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为改良土壤、提高效益的措施进行推广。

关键词: 砂姜黑土地区 种与养 综合效益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穗型杂交中稻组合的特点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 6a的试验、示范结果 ,分析了重穗型杂交中稻组合的特点 ,提出了相应的超高产 (≥ 1 0t/hm2 )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 杂交中稻 重穗型组合 特点 超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谈G蛋白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G蛋白又称GTP结合蛋白 ,或鸟苷酸调节蛋白 ,是一族特殊的调节蛋白 ,它以其特定的方式偶联到许多膜受体及效应器 ,在细胞信号跨膜转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G蛋白的结构 ,作用模型及其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关键词: G蛋白 细胞信号 转导 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用特异化饵料投喂草鱼对呼肠孤病毒免疫试验

淡水渔业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稻草的营养成分及干物质降解率比较

中国畜牧杂志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通过不同处理稻草的营养成分和干物质瘤胃降解率比较 ,结果表明氨化处理能提高稻草CP含量 ,降低NDF、ADF、CEL及ADL的含量 ,干物质降解率达 4 2 0 9% ;微贮和调理处理也能不同程度的降低NDF、ADF和CEL含量 ,干物质降解率分别为 36 69%和 32 37% ;普通干稻草 (对照组 )干物质降解率为 2 9 2 7%。由此得出氨化的效果最为明显 ,其次是微贮。

关键词: 稻草 氨化 微贮 调理 降解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