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重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746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童继平 1 ; 韩思怀 2 ; 韩正姝 1 ;

作者机构: 1.安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000-6435

年卷期: 2000 年 05 期

页码: 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优 746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用 - 32 A为母本 ,与科恢 746组配而成。其父本科恢 746来自复交组合 :云粳 /泰引一号//圭 6 30 ///特青 1号。1 产量表现1 995年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栽培试验亩产达 6 37.9kg,比汕优 6 3增产1 3.8%。 1 995~ 1 996年四川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5 5 2 .1 kg,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0 .6 6 %。1 996年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 0 3.4kg,比汕优 6 3增产 1 3.2 %。 1 997年 5月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徽省从 1 996年开始引种。 1 996年大区丰产栽培试验亩产 5 5 1 .5 kg,比对照汕优6 3增产 1 4.2 %。 1 997年品比试验 ,在参试组合严重倒伏的情况下 , 优 746小区均产仍达 9.7kg,折合亩产 475 .0 kg,比汕优 6 3增产1 4.1 %。大田栽培 2 .5亩 ,亩产达 5 48.4kg。1 998年水稻生产上各大穗组合的颖花退化现象较为严重 ,结实率普遍较低 ,而 优 746仍较对照汕优 6 3增产 5 .5 1 %。2 特征特性生长清秀 ,分蘖力中等。株型较好。株高1 2 4cm。茎秆粗壮 ,富有弹性。剑叶挺直。耐肥抗倒。抽穗整齐。后期转色好 ,不早衰。全生育期 1 45天 ,较汕优 6 3迟熟 3~ 5天 ,属中籼迟熟类型。穗纺锤型。重穗单穗着粒 2 0 0粒 ,着粒密度和结实率高达 80 %以上 ,单穗粒重 4~ 5 g。籽粒较大 ,千粒重为 2 7g。容易脱粒。谷粒深黄 ,无芒 ,稃尖紫色 ,中长粒型。米粒长宽比 2 .1 2。出糙率 81 .2 % ,精米率73.6 %。心白 ,腹白无或小。米粒透明 ,适口性好 ,米质优良。其外观与食味品质均优于汕优 6 3。抗白叶枯 ,轻感纹枯病。据四川省内江农科所 1 996年接种鉴定抗叶瘟 3级 ,抗颈瘟1级。适宜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稻种植。 1 994~ 1 996年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等省、区计 6 0多个示范点试种示范 ,普遍表现良好。 1 998年累计种植 2 0 0余万亩。3 高产栽培与制种技术适时播种 ,培育壮秧  4月中下旬播种。注意稀播壮秧。秧龄 30~ 40天。提高栽插质量 ,插足基本苗 个体优势强 ,边际效应明显 ,宜宽行窄株栽培。因大穗、重穗型组合 ,但不可过份强调稀植、降低基本苗 ,尤其在一些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或偏低的田块。株行距 1 3.3× 30 .0~ 33.3cm。壮苗插单株 ,弱小苗插双株 ,亩基本苗 1 .5万株。肥水管理 它根系发达 ,要求较高的土壤综合肥力水平 ,施肥总量要比中穗型组合多出 1 0 %~ 2 0 %。多施有机肥 ,平稳平衡施肥。基肥、蘖肥、穗粒肥比例为 4∶ 3∶ 3;N∶P∶ K=2∶ 1∶ 2。在孕穗或齐穗期间 ,增施钾肥 ,有条件可喷施根外肥料 ,以提高穗部生理活力 ,增加结实。由于穗大粒多 ,存在二段灌浆现象 ,故后期切忌断水过早 ,以蜡熟初期断水为宜。制种技术 由于母本 - 32 A植株高大 ,生长旺盛 ,异交性能好 ,加之父本科恢 746花粉量大 ,花期较长 ,所以制种亩产可达 2 5 0~30 0 kg。父母本花期基本相近 ,播始历期相差仅 1~ 2天 ,可同时播种。花期花时安排容易 ,制种技术不难掌握重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746@童继平$安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肥230031 @韩思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韩正姝$安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肥230031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