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模糊匹配)
434条记录
外源基因导入后水稻粒形的变化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6个供体亲本与1个受体亲本一一对应杂交,而后进行反复回交,比较了后代稳定品系与亲本之间的粒形变化。结果表明,3个千粒重小于受体亲本的供体亲本后代,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主要原因是粒形增宽。3个千粒重大于受体亲本的供体亲本后代,其中2个千粒重降幅较大(1个稍有增加),主要原因是粒形变短。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导入 供体亲本 受体亲本 回交 粒形 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粒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法的改进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农业部部颁标准法与改进的单粒米法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 :单粒米法与部颁标准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 ,用改进的单粒米法测定直链淀粉含量 ,分析数据变异小 ;2种方法所测结果相差≤ 0 .5 % ,且重复性好。该方法适用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遗传研究。

关键词: 水稻 直链淀粉含量 单粒米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酸二铵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相同养分情况下,研究了美国嘉吉二铵、美国二铵与群众习惯施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美国嘉吉二铵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比美国二铵处理增产3.81%,比习惯施肥增产10.37%。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合理施用磷酸二铵可促进水稻有效分蘖和有效穗的形成,抑制无效分蘖,延长生育期,增加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配施美国嘉吉二铵与习惯施肥相比,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26.85万/hm2、6.70粒和0.5g。美国嘉吉二铵处理新增产值最高,产投比达7.21。

关键词: 美国嘉吉二铵 水稻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嘉吉二铵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相同养分情况下,对云南美国嘉吉二铵、美国二铵与群众的习惯施肥在水稻上进行肥效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美国嘉吉二铵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比美国二铵处理的水稻增产3.10%,比习惯施肥增产7.10%。美国嘉吉二铵、美国二铵和习惯施肥分别比对照(不施肥)增产75.62%、70.32%和63.96%。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合理施用磷酸二铵有利于促进水稻的有效分蘖和有效穗,抑制无效分蘖,增加实粒数和千粒重;配施美国嘉吉二铵与习惯施肥相比实粒数增加6.70~8.00粒,千粒重增加0.2~0.4g。美国嘉吉二铵新增产值最高,投入产出比达1∶6.29,而美国二铵和习惯施肥处理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5.95和1∶6.40,美国二铵投入产出比最低。

关键词: 美国嘉吉二铵 水稻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合抗稻白叶枯病双基因三系不育系R106A的选育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杂交水稻的多数不育系不抗白叶枯病,携有单个的白叶枯病抗病基因的品种易于丧失抗性。本研究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将两个抗病基因聚合到不育系中,进行抗性改良。用育成的抗3418S(携有Xa21)为受体,CBB23(携有Xa23)为供体,通过1次杂交、1次回交和3次自交,采用足够大分离群体在分蘖前期进行接种初筛,再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复筛,确认了目标基因的聚合,实现了均位于第11染色体上的Xa21和Xa23基因间交换重组,获得双基因纯合稳定的新品系R106。又用我们育成的矮败型不育系5801A进行转育,杂交一次后,向保持系(轮回亲本)定向选择,经回交3次迅速稳定,所育成的不育系及保持系对中国的7个病原型代表菌株均表现全生育期高度抗病,可能会大大延长其抗性寿命。并讨论了改良不育系抗性的研究方法、回交次数和选择世代等问题。

关键词: 水稻 聚合育种 白叶枯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耐储藏种质创新及相关技术研究

粮食储藏 2005

摘要:本文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利用水稻耐储藏基因解决稻谷耐储藏问题的主要进展。在解决脂肪氧化酶、脂肪酶检测和评价等相关技术的基础上 ,研究发现稻谷脂肪氧化酶、脂肪酶在储藏过程中对稻谷陈化变质的影响极大。脂肪氧化酶的三种同功酶对稻谷的储藏特性影响不同。脂肪氧化酶Lox - 3的缺失能有效地延缓稻谷的陈化变质 ,并能够减轻仓储害虫的危害 ;Lox - 1、2可能是延缓稻谷陈化变质和延长种子寿命的关键基因。利用遗传育种的方法 ,已经选育出脂肪氧化酶、脂肪酶缺失的耐储藏水稻品种。

关键词: 水稻 耐储藏 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近年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稻117特征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17是优质、高产、高抗新品种,12项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2级优质米标准。重点介绍了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皖稻117 特征特性 无公害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脂质氧化酶同工酶种质储藏特性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水稻脂质氧化酶(LOX)同工酶缺失的单体及聚合体人工老化实验研究表明:不同LOX的缺失突变体之间,以LOX-1,LOX-2、LOX-3全缺的D1308、D1311的发芽率始终最高,老化指数最低;LOX-1缺失所造成的影响要大于LOX-2缺失和LOX-3缺失。LOX缺失的单体及聚合体具有较好的储藏特性,LOX的缺失对保持种子生活力和延缓稻谷陈化变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认为LOX-1的缺失阻断或延缓了LOX-2和LOX-3所启动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延缓了稻谷的陈化变质,减轻种子生活力的下降。LOX-1可能是控制稻谷陈化变质和种子衰老的关键基因。

关键词: 脂质氧化酶同工酶 缺失 耐储藏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营养胁迫下水稻苗期性状基因型差异的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CSCD

摘要: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磷水平下(常磷、低磷、缺磷)水稻基因型间苗期性状差异性,结果表明:基因型间、处理间苗期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磷胁迫下的相对总根长、相对根数、相对平均根长、相对根冠比、相对叶片数达到极显著差异,相对苗高、相对地上部干物重、相对地下部干物重存在显著差异。与常磷处理相比,磷胁迫明显抑制分蘖发生,苗高、叶片数、地上部干物重和发根数下降,下降程度随磷胁迫程度增加而增加;而磷胁迫明显促进单根生长,根冠比增加,且随磷胁迫程度增加而增加;不同磷水平下苗期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表现也不相同。研究表明,水稻分子育种亲本材料耐低磷胁迫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

关键词: 水稻 磷水平 苗期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