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species diversity(模糊匹配)
51条记录
生物炭负载铁前后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d、Cu、As淋失和形态转化的影响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复合污染土壤中Cd、Cu等阳离子重金属与As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迁移转化行为.本研究以负载铁前后的小麦秸秆生物炭作为修复材料,研究酸雨淋溶条件下两者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d、Cu、As淋失量及赋存形态的影响;通过分析淋滤液pH值、电导率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等,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炭和负载铁生物炭均显著提高了淋滤液pH值和电导率.溶解性有机碳淋失量在生物炭处理中较对照(CK)处理提高3.4%~15.9%,而在负载铁生物炭处理中则降低27.3%~60.8%.与生物炭不同,负载铁生物炭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Cd、Cu和As的淋失,5%施用量下累积淋失量较CK处理分别降低85.7%、19.0%和62.1%.对淋溶后土壤中重金属和As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发现,施用生物炭促进了土壤中Cd和Cu由酸提取态向残渣态转化,却使As由无定形及弱结晶铁铝氧化物结合态向专性吸附态转化.负载铁生物炭能够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Cu和As含量,相较于CK处理酸提取态Cd、Cu和非专性吸附态As含量分别减少3.6%~13.4%、7.5%~24.4%和19.0%~58.8%,而可还原态Cd和残渣态Cu、As含量分别增加4.3%~43.3%、2.2%~18.1%和44.9%~53.5%,其中,5%施用量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综合而言,在5%施用量下,生物炭能够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Cu含量,却提高了As的迁移性和有效性;而负载铁生物炭既降低了酸雨淋溶条件下Cd、Cu、As的淋失,还促进了土壤中Cd、Cu、As由有效态向潜在有效态或稳定态转化,是修复重金属和砷复合污染土壤的有效材料.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炭 负载铁生物炭 淋失 赋存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砧木用葫芦新品种‘皖砧5号’

园艺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砧5号’是以从日本引进的杂交葫芦经定向选育的高代自交系‘YR-05’为母本,以从尼日利亚引进‘SYH-11’葫芦经定向选育的高代自交系‘YN-10-6’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西瓜砧木新品种。种子小,适宜机械化播种育苗;幼苗胚轴粗壮,根系发达,与西瓜嫁接亲和性强;抗枯萎病,耐寒性强,生长中后期耐高温高湿,不早衰。

关键词: 西瓜 嫁接 砧木 葫芦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作物问作绿肥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旱地作物合理间作绿肥既能缓解绿肥与主作物争地的矛盾,又能使绿肥更好地服务于主作物,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可持续性,保证粮食安全.从旱地作物间作的主要绿肥种类、绿肥品种选择原则,间作绿肥后对土壤肥力、主作物产量和品质、农田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现阶段绿肥研究和推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旱地作物 间作 绿肥 品种 土壤肥力 生态环境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短季棉比较试验品种表现及其评价

中国棉花 2017

摘要:2014―2015年按照《安徽省短季棉品种比较试验方案》,在安徽省沿江、江淮丘陵和淮北的8个试点设置短季棉品种比较试验。25个参试短季棉品种的性状总体表现:平均皮棉单产为1 026.0 kg·hm~(-2),与春棉相比产量偏低;平均生育期为113 d,苗期生育进程快,现蕾提早22 d;总体抗病性较差,平均枯萎病病指为15.2,黄萎病病指为37.6,属耐枯萎病、感黄萎病级别;平均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6 mm,断裂比强度28.7 c N·tex-1,马克隆值4.8,未达到纤维长度、比强度"双30"的标准。分析了晋级区域试验的短季棉品种综合性状,对短季棉育种目标和审定标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安徽省 短季棉 品种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新品种安烟3号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中国烟草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安烟3号是以9504、中烟98和云烟85为亲本进行三交[(9504×中烟98)×云烟85)],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烤烟新品种,于2016年4月通过了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田间整齐一致,生长势强,中抗黑胫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气候性斑点病轻于对照品种K326;主要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与物理特性优于K326,化学成分及原烟感官质量与K326相当,是一个较能兼顾产量、质量和抗病性的优良烤烟新品种,适于安徽、江西、湖南和广东省烟区种植。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安烟3号 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个美国紫花苜蓿品种生长和营养特性比较

草原与草坪 2015 CSCD

摘要:对来自美国的10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测定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再生速度、干草产量等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结果表明:2013年10个参试紫花苜蓿品种在极温天气下均安全越夏,完成其生育期,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和耐热性,是江淮地区较有栽培潜力的品种。1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生长和营养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好的分别是巨能6、五12、4030、M995品种,其中,巨能6和五12的再生速度快、叶茎比高,可以在夏季干旱期为家畜提供青草;4030和M995干鲜比高、粗蛋白含量较高,适宜制作干草或青贮。巨能6、五12、4030、M995适宜在江淮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种 比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期对黄淮南部夏大豆品种熟期和产量的影响

作物研究 2015

摘要:黄淮南部夏大豆播期严重受茬口和降水制约,产量年度变幅较大。为给本地区麦茬夏大豆适期播种和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选取8个不同熟期的黄淮南部适栽品种在大田条件下进行播种期试验。结果显示,各参试品种(除皖豆24外)4个播期均可成熟并获得产量;品种的熟期随播期的推迟而推迟,生育日数随之减少;4个播期中,除冀豆12以外,其他品种均以6月下旬播种产量最高,表明此时段是本地区大豆的最适播期。本试验初步明确了不同播期条件下各参试品种的熟期和相对高产的参试品种,可为当地大豆生产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 播种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氮高效品种的初步筛选

中国稻米 2015

摘要:在盆栽条件下,设计施氮量10 kg/667 m2和15 kg/667 m2两个水平,以10个超级稻和10个超高产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水稻不同时期茎蘖动态、单株叶面积、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农艺性状,根据产量和产量增幅大小初步筛选出氮高效品种和氮低效品种,并且比较它们的茎蘖动态和干物质积累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N水平下各品种产量均显著大于低N水平;Ⅱ优602、两优6326、Y两优2号等6个品种为氮高效品种,新两优6号、Y两优1号、春光1号等8个品种为氮低效品种;整个生育期过程中氮高效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大于氮低效品种,茎蘖数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水稻 氮高效 品种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华安513示范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 2015

摘要:玉米是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14年安排玉米新品种华安513在明光市、界首市、阜阳市颖州区3点示范,各示范区实收产量分别为689.2kg/667m2、626.5kg/667m2、710.8kg/667m2,3点示范表现出高产和稳产。试验通过开展华安513玉米新品种在示范区高产示范栽培技术集成,探讨夏玉米高产、稳产的生物学基础,旨在为广大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支持,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华安513 示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水平对芝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皖芝1号’和‘豫芝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芝麻干物质积累规律,指导芝麻生产实践。采用两因素(施肥、品种)随机区组设计,于芝麻不同生育期取样,测定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芝麻干物质积累呈现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各器官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干物质积累趋势基本相同。苗期到初花期干物质分配中心以茎叶为主,后期分配中心转向蒴果和籽粒。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但是施肥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芝麻获得高产。选择适宜品种,合理施肥,促进干物质的快速积累与分配是芝麻获得高产的关键。

关键词: 芝麻 施肥水平 品种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