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省短季棉比较试验品种表现及其评价
《中国棉花 》 2017
摘要:2014―2015年按照《安徽省短季棉品种比较试验方案》,在安徽省沿江、江淮丘陵和淮北的8个试点设置短季棉品种比较试验。25个参试短季棉品种的性状总体表现:平均皮棉单产为1 026.0 kg·hm~(-2),与春棉相比产量偏低;平均生育期为113 d,苗期生育进程快,现蕾提早22 d;总体抗病性较差,平均枯萎病病指为15.2,黄萎病病指为37.6,属耐枯萎病、感黄萎病级别;平均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6 mm,断裂比强度28.7 c N·tex-1,马克隆值4.8,未达到纤维长度、比强度"双30"的标准。分析了晋级区域试验的短季棉品种综合性状,对短季棉育种目标和审定标准提出了建议。
水稻氮高效品种的初步筛选
《中国稻米 》 2015
摘要:在盆栽条件下,设计施氮量10 kg/667 m2和15 kg/667 m2两个水平,以10个超级稻和10个超高产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水稻不同时期茎蘖动态、单株叶面积、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农艺性状,根据产量和产量增幅大小初步筛选出氮高效品种和氮低效品种,并且比较它们的茎蘖动态和干物质积累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N水平下各品种产量均显著大于低N水平;Ⅱ优602、两优6326、Y两优2号等6个品种为氮高效品种,新两优6号、Y两优1号、春光1号等8个品种为氮低效品种;整个生育期过程中氮高效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大于氮低效品种,茎蘖数差异不显著。
10个美国紫花苜蓿品种生长和营养特性比较
《草原与草坪 》 2015 CSCD
摘要:对来自美国的10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测定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再生速度、干草产量等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结果表明:2013年10个参试紫花苜蓿品种在极温天气下均安全越夏,完成其生育期,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和耐热性,是江淮地区较有栽培潜力的品种。1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生长和营养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好的分别是巨能6、五12、4030、M995品种,其中,巨能6和五12的再生速度快、叶茎比高,可以在夏季干旱期为家畜提供青草;4030和M995干鲜比高、粗蛋白含量较高,适宜制作干草或青贮。巨能6、五12、4030、M995适宜在江淮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播种期对黄淮南部夏大豆品种熟期和产量的影响
《作物研究 》 2015
摘要:黄淮南部夏大豆播期严重受茬口和降水制约,产量年度变幅较大。为给本地区麦茬夏大豆适期播种和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选取8个不同熟期的黄淮南部适栽品种在大田条件下进行播种期试验。结果显示,各参试品种(除皖豆24外)4个播期均可成熟并获得产量;品种的熟期随播期的推迟而推迟,生育日数随之减少;4个播期中,除冀豆12以外,其他品种均以6月下旬播种产量最高,表明此时段是本地区大豆的最适播期。本试验初步明确了不同播期条件下各参试品种的熟期和相对高产的参试品种,可为当地大豆生产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不同杂交水稻品种主要性状及产量差异的研究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 2014
摘要:采取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11个水稻品种的生长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淮两优527的分蘖能力最强,淮两优1141的分蘖能力最弱;徽两优6号的生育期最长,为161d,两优996生育期位居第二,为158d,其余品种的生育期均在149~151d之间;II两优838抗倒伏系数最高,淮两优527的抗倒伏系数最低,其余品种的抗倒伏系数介于二者之间;淮两优1141、两优996、II两优838实产分别位于第一、二、三位,较对照(新两优6号)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淮两优527、农丰优256和Y两优1号、两优6326的实际产量分别位于第四、五、六位,较对照增产均达显著水平。因此,两优1141、两优996、II两优838可作为沿淮地区首选的推广品种,淮两优527、农丰优256、Y两优1号、两优6326也可在沿淮地区推广种植。
池州浓香型特色品种的挖掘与筛选利用(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4
摘要:[目的]为筛选出具有较强生态适应性的浓香型特色品种,确定池州地区最佳栽培种。[方法]本研究根据产区浓香型烟叶质量风格形成的生态条件,结合工业企业对质量的需求特点,对6个品种(K326、NC55、NC71、0508、云烟99、烟240)进行比较和筛选。[结果]结果表明0508产值量最高,NC71产值量中等、化学成分比较协调,该项研究在质量水平和特色风格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价,进一步明确了各品种浓香型风格特色强度和利用价值。[结论]认为NC71为地区最佳栽培品种,建议下年将NC71作为示范品种。地区特色品种的挖掘筛选及利用的研究及研究方法的探讨对烟草生产行业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