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物炭负载铁前后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d、Cu、As淋失和形态转化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萍萍 1 ; 李录久 2 ; 李敏 3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安徽省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省级实验室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安徽省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省级实验室

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安徽省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省级实验室;

关键词: 重金属;砷;生物炭;负载铁生物炭;淋失;赋存形态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学报

ISSN: 0253-2468

年卷期: 2017 年 10 期

页码: 3959-39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复合污染土壤中Cd、Cu等阳离子重金属与As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迁移转化行为.本研究以负载铁前后的小麦秸秆生物炭作为修复材料,研究酸雨淋溶条件下两者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d、Cu、As淋失量及赋存形态的影响;通过分析淋滤液pH值、电导率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等,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炭和负载铁生物炭均显著提高了淋滤液pH值和电导率.溶解性有机碳淋失量在生物炭处理中较对照(CK)处理提高3.4%~15.9%,而在负载铁生物炭处理中则降低27.3%~60.8%.与生物炭不同,负载铁生物炭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Cd、Cu和As的淋失,5%施用量下累积淋失量较CK处理分别降低85.7%、19.0%和62.1%.对淋溶后土壤中重金属和As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发现,施用生物炭促进了土壤中Cd和Cu由酸提取态向残渣态转化,却使As由无定形及弱结晶铁铝氧化物结合态向专性吸附态转化.负载铁生物炭能够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Cu和As含量,相较于CK处理酸提取态Cd、Cu和非专性吸附态As含量分别减少3.6%~13.4%、7.5%~24.4%和19.0%~58.8%,而可还原态Cd和残渣态Cu、As含量分别增加4.3%~43.3%、2.2%~18.1%和44.9%~53.5%,其中,5%施用量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综合而言,在5%施用量下,生物炭能够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Cu含量,却提高了As的迁移性和有效性;而负载铁生物炭既降低了酸雨淋溶条件下Cd、Cu、As的淋失,还促进了土壤中Cd、Cu、As由有效态向潜在有效态或稳定态转化,是修复重金属和砷复合污染土壤的有效材料.

  • 相关文献

[1]氮肥对茶园土壤氟赋存形态及转化的影响. 张永利,廖万有,王烨军,苏有健,罗毅,宋莉,孙力. 2015

[2]紫色土坡耕地可溶性有机碳淋失特征. 李太魁,杨小林,花可可,寇长林. 2018

[3]生物炭和炭基肥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苏有健,王烨军,张永利,罗毅,宋莉,孙宇龙,廖万有. 2017

[4]小麦施用生物炭下化肥减施潜力研究. 王文军,王道中,花可可,郭志彬. 2021

[5]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桂利权,张永利,王烨军. 2020

[6]模拟酸雨条件下生物炭对污染林地土壤重金属淋失和有效性的影响. 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李敏. 2016

[7]秸秆生物炭对矿区污染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 吴萍萍,李录久,王家嘉,李敏. 2017

[8]化肥减施下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有机碳组分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吴萍萍,王静,李录久,汪霄. 2022

[9]生物炭对农药吸附机理及功能化研究进展. 董旭,褚玥,童舟,孟丹丹,孙明娜,周亮亮,王鸣华,段劲生. 2023

[10]不同碳源配施磷石膏对设施次生盐渍化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王少杰,李虹颖,史梦玲,申昊,刘龙,熊启中,方凌,王艳,景建元,叶新新. 2024

[11]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和秸秆对砂姜黑土区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碳的影响. 王静,丁树文,程益涵,万水霞,吴萍萍,廖斌. 2024

[12]安徽铜陵矿区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特性研究. 曹德菊,王光宇,汪琰,项剑,司友斌. 2005

[13]功能性水稻新品种品黑一号的选育及营养安全研究初报. 台德卫,蒋光月,姚自鸣,刘泽,黄天林,陈应南君,张培申,杨普,张效忠. 2016

[14]设施大棚农业对土壤肥力及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 余雪锋,郭肖颖,曹传莉,董召荣,朱江. 2017

[15]工厂化栽培红托竹荪的营养成分测定及食用安全性评价. 张丽丽,张磊,章玉萍,陈明,信玲,范涛. 2023

[16]肥料种类对优质稻产量、品质及稻米食用安全性的影响. 桂云波,张瑛,吴敬德. 2014

[17]施氮水平对优质稻产量、品质及稻米Hg、As、Cd含量的影响. 滕斌,李之林,肖立中,张瑛,吴敬德,朱学桂,宣红. 2011

[18]蟹池养殖麦穗鱼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段国庆,江河,胡玉婷,周洵,陈冬林,凌俊,周华兴. 2017

[19]果桑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 褚玥,孙明娜,董旭,童舟,王梅,高同春,邓永进,段劲生. 2022

[20]工夫红茶加工中微生物和重金属污染研究. 黄建琴,丁勇,王宏树,徐奕鼎,袁自春,胡善国.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