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茶香即食草鱼的工艺及产品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利用草鱼良好的加工特性与茶叶的特殊功能制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即食产品。[方法]以草鱼为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加入茶元素,通过浸渍调味、油炸熟化干燥、复合增香等工艺制成茶香即食草鱼制品。同时,对茶香即食草鱼的营养成分、微生物安全性和质构特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试验表明,制得的茶香即食草鱼鱼块大小均匀、颜色一致、软硬适度,有该产品特有的香味,微生物含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营养成分含量丰富,质构特性好。[结论]茶香即食草鱼兼具鱼香和茶香,口感、风味、营养俱佳,开袋即食,方便快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禽呼肠孤病毒AH11株的鉴定与人工感染研究
《中国家禽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SPF鸡胚接种,自疑似病毒性关节炎青脚麻鸡的关节液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采用PCR获得了该病毒的S1基因部分序列,该序列与GenBank中7个禽呼肠孤病毒(ARV)代表性分离株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序列与所比较序列同源性在80.5%~98.0%之间,表明所分离病毒为ARV(命名为ARV-AH11株)。该毒株接种1日龄SPF鸡,可引起严重的生长不良和部分鸡脚爪变形,且攻毒组鸡ARV抗体均为阳性(抗体效价平均为1∶2007.1)。
不同甲酯化方法对瓜蒌籽油中十八碳三烯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 2013
摘要:以索氏抽提的瓜蒌籽油为原料,测定其酸值、碘值和皂化值。分别采用酸催化法、碱催化法和BF3催化法对瓜蒌籽油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脂肪酸中十八碳三烯酸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瓜蒌籽油酸值为0.51 mg KOH/g,碘值为1.3398 g I2/g,皂化值为1.9143 g KOH/g。酸催化法鉴定出5种十八碳三烯酸,为栝楼特征性脂肪酸-瓜蒌酸、梓树酸、α-桐酸、γ-亚麻酸和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6.43%、9.5%、7.00%、5.82%和1.52%;碱催化法和BF3催化法均鉴定出4种,为瓜蒌酸、α-桐酸、梓树酸和α-亚麻酸,其含量分别为31.24%和27.17%、3.33%和3.56%、1.23%和2.02%和0.38%和0.78%。结论:瓜蒌籽油品质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可进一步开发利用;碱催化甲酯化法对十八碳三烯酸的异构效应最小,更适合用于瓜蒌籽油脂肪酸分析。
关键词: 瓜蒌籽油 特性 甲酯化方法 十八碳三烯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鲁豫皖大豆产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及动态变化分析
《大豆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对2010年采集的鲁豫皖等大豆产区14个县市的383份病毒病样进行生物纯化及血清学检测,得到64个SMV分离物及部分其他病毒分离物。利用一套统一的SMV株系鉴别寄主对64个SMV阳性分离物进行接种鉴定。根据其在10个鉴别寄主上的反应,将其归为13个株系。其中11个株系与以往在该地区鉴定的株系SC3~SC9、SC11、SC13~SC15相同,一个株系是以往在该地区没有发现而在其他地区存在的株系SC17,另外一个是以往从没有发现过的株系,它能侵染广谱抗源科丰1号,为中强毒株系,现定名为SC22。株系SC3、SC7、SC8和SC13目前仍然是鲁豫皖等地区的主要流行株系,其比率分别为23.4%、14.1%、15.6%和10.9%,是抗病育种和品种审定需要考虑的株系。本研究明确了鲁豫皖等地区SMV株系的变化趋势,可为确定当地大豆抗病育种的方向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