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甲酯化方法对瓜蒌籽油中十八碳三烯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潇辉 1 ; 李茜 1 ; 吕萍 2 ; 李卫文 3 ; 丁昱 4 ;

作者机构: 1.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2.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4.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瓜蒌籽油;特性;甲酯化方法;十八碳三烯酸;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13 年 03 期

页码: 17+202-205

摘要: 以索氏抽提的瓜蒌籽油为原料,测定其酸值、碘值和皂化值。分别采用酸催化法、碱催化法和BF3催化法对瓜蒌籽油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脂肪酸中十八碳三烯酸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瓜蒌籽油酸值为0.51 mg KOH/g,碘值为1.3398 g I2/g,皂化值为1.9143 g KOH/g。酸催化法鉴定出5种十八碳三烯酸,为栝楼特征性脂肪酸-瓜蒌酸、梓树酸、α-桐酸、γ-亚麻酸和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6.43%、9.5%、7.00%、5.82%和1.52%;碱催化法和BF3催化法均鉴定出4种,为瓜蒌酸、α-桐酸、梓树酸和α-亚麻酸,其含量分别为31.24%和27.17%、3.33%和3.56%、1.23%和2.02%和0.38%和0.78%。结论:瓜蒌籽油品质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可进一步开发利用;碱催化甲酯化法对十八碳三烯酸的异构效应最小,更适合用于瓜蒌籽油脂肪酸分析。

  • 相关文献

[1]桑树蜜源植物的特性与利用. 代君君,范涛,章玉萍,王储炎,吴传华,刘健. 2012

[2]磷酸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进展. 严玉鹏,王小明,胡震,王慧,殷辉,刘凡,冯雄汉. 2021

[3]沼渣肥的特性与应用效果研究. 郭肖颖,朱丽君,李布青. 2010

[4]两系杂交中籼华安3号的主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李成荃,罗彦长,杜士云,王守海,王德正,吴爽. 2000

[5]夏播大豆产量的环境响应及高产品种的主要特性. 胡国玉,李杰坤,王大刚,吴倩,王维虎,于国宜,黄志平. 2017

[6]茶香即食草鱼的工艺及产品特性研究. 胡王,陈小雷,李海洋,凌俊,段国庆,吴向俊,吕修春,裴晓鹏.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