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沈农金皇后”葡萄在合肥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于2011年从沈阳农业大学引进葡萄新品种"沈农金皇后"于合肥进行试栽,经过连续3年对其植物学特性、结果性状等进行观察,表现早果性、丰产性极好,穗形美观、果粒大小及着色均匀、抗病性强等特点,观赏性强,在当地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葡萄 沈农金皇后 合肥 引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下甜瓜幼苗叶片代谢产物含量变化的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选择安徽地区主栽品种"早甜一号"为试材,幼苗3叶1心时移入光强为100μmol/(m~2·s)的光照培养箱内,每天光照12 h,研究昼夜低温(5℃/5℃(昼/夜))处理8d中甜瓜幼苗叶片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5℃低温胁迫下随着时间的延长H202先增加后减少,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呈波动性增加,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等代谢产物与对照相比也增加,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低温胁迫影响酶的活性,随着低温处理时间延长甜瓜有受冻害的可能,从而引起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经过低温锻炼,测定主要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来研究植物的生理特性,可为选育耐低温品种及设施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甜瓜 低温 代谢产物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南芥CDR6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过量表达植株筛选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以拟南芥为材料克隆CDR6基因,构建CDR6基因的过量表达载体并筛选鉴定获得过表达植株。[方法]提取拟南芥mRNA,反转录成c DNA,并以此为模板克隆CDR6基因CDS全长,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切割、T4DNA连接酶连接,将CDR6基因CDS全长连接到带有35S强启动子的p XB094载体上;然后转化至Trans1-T1感受态细胞中,菌落PCR鉴定阳性单克隆并测序确认。将重组质粒转化至根瘤农杆菌GV3101菌株,通过浸花法侵染拟南芥野生型植株,通过抗性筛选和鉴定获得预期的转基因植株。[结果]菌落PCR鉴定和测序结果表明CDR6基因已成功构建至p XB094载体;通过抗性筛选并鉴定获得了过量表达阳性植株。[结论]筛选和鉴定获得的过量表达植株为研究CDR6基因的分子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拟南芥 CDR6基因 过量表达载体 转基因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野生羊肚菌资源调查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了解安徽省境内羊肚菌分布状况和生态习性,采取实地调查、观察、取样的方法,初步了解到安徽境内有小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腿羊肚菌3个羊肚菌品种。它们分布在大别山区和皖北。

关键词: 羊肚菌 氨基酸 生境 生态 人工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江地区早春大棚瓠瓜品种比较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于沿江地区早春大棚栽培用的瓠瓜品种。[方法]比较分析2种类型6个瓠瓜供试品种在安徽省沿江地区早春大棚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及产量性状指标。[结果]供试的6个品种中,中短棒形瓠瓜南秀公主的熟性早、产量高、综合性状表现最佳,可作为沿江地区大棚早春栽培中短棒形瓠瓜类型的首选品种;长棒形瓠瓜台湾巨龙F1的抗病性强,果实外观性状优良,前期产量和总产量表现突出,可作为沿江地区大棚早春栽培长棒形瓠瓜类型的首选品种。[结论]该研究为沿江地区瓠瓜种植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瓠瓜 大棚 品种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芽芋的丛生芽诱导和再生体系建立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红芽芋球茎的顶芽或侧芽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组织培养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红芽芋组织培养的丛生芽诱导进行优化,并建立红芽芋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过程中MS+6-BA 1.5~2.0 mg/L+NAA 0.05 mg/L为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MS+6-BA2.0 mg/L+NAA 0.05 mg/L为理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1/2MS+IBA 0.1~0.3 mg/L是最佳的生根培养基适于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

关键词: 红芽芋 组织培养 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抗旱/抗寒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植株的筛选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LWT1基因在调控低温和干旱应答中的功能,构建拟南芥LWT1基因过表达载体,获得相应的转基因株系。[方法]以野生型拟南芥的c 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LWT1基因全长,将该基因连接到p ART27载体上。将获得的重组载体转化至农杆菌菌株GV3101,通过浸花转化法将LWT1重组载体转化到拟南芥野生型植株中,利用转基因筛选与遗传鉴定获得LWT1转基因阳性植株。[结果]LWT1基因CDS全长990 bp,PCR电泳结果一致,测序比对结果正确。通过抗性筛选和分子鉴定获得转基因植株。[结论]LWT1过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获得相应的转基因株系,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拟南芥 LWT1基因 过表达 转基因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腐菌降解木质素的研究进展(综述)

食药用菌 2015

摘要:白腐菌能够分泌木质素降解酶,具有较强的降解木质素能力。利用白腐菌的木质素酶系统可以降解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通过参阅分析34种相关文献和研究心得,从降解木质素的白腐菌种类,白腐菌降解木质素的主要时期,白腐菌降解木质素途径、条件,以及木质素降解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白腐菌降解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白腐菌 木质素降解酶 降解产物 分子生物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沿江植棉区直播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时间格局

中国棉花 2015

摘要:采用直接观察法,分析比较了直播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指数,并对其时间动态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安徽省沿江棉区直播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共有13目43科56种。节肢动物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分别高于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总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和优势度在6月份以后分别低于害虫和天敌亚群落。害虫、天敌亚群落与总群落的多样性特征指数变化趋势较一致。害虫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在5月和9月中下旬高于天敌亚群落和总群落。经系统聚类可将该类棉田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时间动态分为4个阶段:棉花苗期群落、蕾花期群落、花铃期群落和吐絮期群落;棉花蕾花期是棉田害虫重点防治时期。

关键词: 沿江地区 直播棉田 节肢动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系统聚类

浓香型产区不同移栽期气候配置及对烟叶质量特色的影响

中国烟草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我国浓香型典型产区连年设置移栽期试验,研究了调整移栽期对不同产区烟叶各生长发育阶段气候指标和风格品质的影响以及气候指标与烟叶质量特色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方烟区(华南、赣中和皖南)随移栽期推迟烟叶成熟期温度及烟叶浓香型显示度、烟气沉溢度等逐渐增加;北方烟区(豫中、陕南、鲁东)成熟期温度和浓香型显示度随移栽期推迟显著下降。(2)成熟期日均气温与浓香型显示度、烟气沉溢度和烟气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24.5℃是浓香型烟叶形成的一个重要气候指标。(3)南方烟区焦甜香较为显著,豫中豫南焦香明显,陕南正甜香相对突出且随移栽期推迟表现更甚。旺长期及成熟期的降雨量与烟叶焦甜香韵呈极显著正相关,旺长期和成熟期的光照时数与焦香香韵相关性较高,成熟期日均温度与烟叶正甜香韵呈极显著负相关。(4)各产区烟叶质量特征随移栽期变化明显,最佳移栽期南方烟区广东南雄和江西广昌为3月上中旬,皖南为3月下旬,北方烟区为4月下旬至5月初。

关键词: 烤烟 浓香型 移栽期 气候 质量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