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江芹 1 ; 廖华俊 2 ; 董玲 2 ; 陈静娴 2 ; 宁志怨 2 ; 李卫文 2 ; 许晓婷 2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
关键词: 红芽芋;组织培养;再生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5 年 03 期
页码: 675-6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红芽芋球茎的顶芽或侧芽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组织培养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红芽芋组织培养的丛生芽诱导进行优化,并建立红芽芋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过程中MS+6-BA 1.5~2.0 mg/L+NAA 0.05 mg/L为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MS+6-BA2.0 mg/L+NAA 0.05 mg/L为理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1/2MS+IBA 0.1~0.3 mg/L是最佳的生根培养基适于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
- 相关文献
[1]红芽芋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JIAG Qin,江芹,LIAO Hua-jun,廖华俊,DONG Ling. 2013
[2]绿萝组培外植体消毒灭菌技术研究. 徐伟,季索菲. 2016
[3]甘薯茎尖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蒋明权,王钰,林毅,阮龙,张瑛. 2003
[4]辐射处理在玉米幼穗培养中的作用. 黄忠祥,郑乐娅,吴家道. 1990
[5]“一步法”诱导三角紫叶酢浆草再生体系的形成. 任杰,丁增成,刘祚军,唐菲,王艳,史丹. 2009
[6]桑树顶芽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李瑞雪,汪泰初,胡飞,章玉萍,贾鸿英. 2010
[7]月季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徐伟,季索菲. 2015
[8]消毒时间和激素水平对小水榕组织培养的影响. 马绍鋆,金青,聂凡,蔡信,蔡永萍,赵婷. 2007
[9]安徽蓝莓种苗组培扦插繁育技术初探. 徐宏,胡勇,杨普,夏传超,邓永进,胡维胜,于丽娜. 2008
[10]小花补血草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董玲,陈静娴,廖华俊,潘美芳. 2002
[11]栝楼组织培养及非试管苗快繁技术研究. 廖华俊,董玲,江芹,陈静娴,孙善谋,宁志怨. 2006
[12]消毒时间和激素水平对豆瓣菜组织培养的影响. 马绍鋆,方凌,余琼芳,俞飞飞. 2018
[13]桃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的研究. 孙俊,孙其宝,俞飞飞. 2003
[14]亳菊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江芹,李卫文,董玲,廖华俊,俞年军. 2010
[15]速生杨110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王钰,阮龙,严平,武廷章,吴瑾华. 2005
[16]3个栝楼主栽品种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韩飘,储转南,彭星星,熊瑞,梁华,李卫文.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栝楼—小麦—鸡生态种养模式
作者:梁华;彭星星;储转南;崔广胜;李卫文;董玲
关键词:栝楼;小麦;鸡;生态种养
-
菊花新品种‘徽菊2号’
作者:储转南;李卫文;董玲;吴季秋;彭星星;崔广胜;唐茂贵;熊瑞;韩飘;梁华;沈文生;李玉龙;张启岭;王慧
关键词:菊花;系统选育;白花;两季采收;品种
-
菊花新品种‘徽菊1号’
作者:储转南;李卫文;汪炳元;唐茂贵;崔广胜;董玲;彭星星;熊瑞;韩飘;梁华;章庆华;李玉龙;李贝蓓;吴社根;王慧
关键词:菊花;系统选育;黄花;两季采收;药用;品种
-
群舒大地黄姜美,文翁传姜历千秋
作者:闫冲冲;王前前;付玉营;龚猛;丁银媛;廖华俊
关键词:舒城黄姜;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
栝楼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者:张金辉;秦依萍;李兴宏;李卫文;王传文;尹登科;谢冬梅
关键词:栝楼;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
栝楼蔓枯病病原鉴定及不同中草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陈东芳;曹舜;李卫文;何艳秋;王传文;程有余;尹登科;赵伟;谢冬梅
关键词:栝楼;蔓枯病;分子鉴定;中草药提取物;抑菌
-
栝楼新品种'皖蒌30号'
作者:李卫文;彭星星;储转南;何道根;崔广胜;董玲;熊瑞;韩飘;梁华;何桥;何道来;李玉龙;王慧
关键词:栝楼;系统选育;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