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速生杨110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6-BA、NAA、IBA和碳源间进行的8个正交试验中,选择出适宜速生杨110腋芽快速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05mg/L+D葡萄糖20g/L;腋芽快速成苗培养基为:MS+白砂糖30g/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际农业标准化管理对国内农业经营的启示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标准化管理是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的重要内容 ,也是现代农业的实现条件。国际农业标准化管理实践为我国农业经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国内农业经营需要尽快建立农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以保障国计民生和农产品国际贸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突变体对除草剂苯达松敏感致死的机理研究
《农药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突变体在杂交水稻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了两个水稻突变体农林 8m和 80 77S对除草剂苯达松敏感致死的生理和遗传规律 ,综述了其对苯达松敏感致死的分子机理。普通水稻品种具有对苯达松抗性是由于苯达松在普通水稻品种细胞中被羟基化 ,并最终被代谢为对植物无毒性的 6 OH 葡萄糖苷苯达松和 8 OH 葡萄糖苷苯达松。普通水稻品种具有的苯达松抗性基因可能是编码与苯达松羟基化相关的某种P4 5 0酶 ,或者编码某种参于解毒的受体蛋白 ,而苯达松本身对P4 5 0酶和受体蛋白有诱导和激活作用 ;此外 ,苯达松抗性基因也可能是一种催化羟基化苯达松与葡萄糖缀合、同淀粉合成酶相似的缀合酶基因 ,而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突变体表现出对苯达松敏感致死是由于γ 射线导致上述与苯达松解毒相关的酶活性丧失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 ,就如何加快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