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高剂量植酸酶的关键特性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5

摘要:随着市面上饲用植酸酶类酶制剂数量的不断增多,这些植酸酶的特性多样性也在不断扩大。尽管植酸酶在正在研究与开发的产品中表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上述特性上的多样性使得直接进行性能的比较变得非常困难。这一挑战在对超剂量使用植酸酶的效果进行评估时将变得更加艰难,超剂量使用会把植酸酶的剂量按标准剂量的3~4倍添加,以便达到消除植酸盐的抗营养作用的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滁州鲫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和控制区序列比较及其系统进化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14尾滁州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in Chuzhou)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和控制区(D-loop)全序列,长度分别为1 141 bp和924 bp,且均无核苷酸变异位点。Cyt b基因的T、C、A和G含量分别为29.2%、27.8%、28.5%和14.5%;D-loop的T、C、A和G含量分别为33.2%、20.1%、32.6%和14.1%。2种序列中A+T含量(57.7%,65.8%)均明显大于G+C含量(42.3%,34.2%),且G含量偏低,显示了与其他水生动物线粒体核苷酸碱基含量相似的特征。通过对滁州鲫的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ETAS)、中央保守区(CD)和保守序列区(CSB)的关键序列。滁州鲫与其他鲫属鱼类的Cyt b和D-loop序列均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分别为93%~100%和94%~99%。基于2种序列的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均表明,滁州鲫与方正鲫(C.auratus gibelio in Fangzheng)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来自日本的鲫类群亲缘关系最远。

关键词: 滁州鲫 细胞色素b 控制区 系统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南部食用大豆生产和育种

大豆科技 2015

摘要:1黄淮海南部食用大豆生产基本情况黄淮海南部地区是我国大豆的第二大产区,常年种植大豆200万hm2,素以高蛋白大豆生产为主。以豆麦两熟为主。黄淮南部大豆生产具有昼夜温差相对较小、湿度相对较大的生态条件,是我国大豆形成高蛋白的最佳生态区。该地区种植大豆历史悠久、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品种和栽培技术有所创新,增产潜力巨大;该地区处于我国中原腹地,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污染少,环境好,具有生产无公害大豆、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养模式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放牧与圈养这两种不同饲养模式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分别对放牧组和圈养组饲养对比试验,选择2月龄健康的断奶安徽白山羊羔羊60只,分为放牧组和圈养组。每组30头,公母随机,试验期90 d。测定两组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各个阶段,圈养组羔羊在断奶后体重、平均日增重明显高于放牧组(P<0.05或P<0.01),但病死率低于放牧组。断奶后30 d和60 d两组羔羊的生化指标均下降(P<0.05或P<0.01),圈养组羔羊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氮、碱性磷酸酯(TP、ALB、GLOB、UN、AKP)、Ca和P水平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但UN水平低于放牧组(P<0.05)。试验证实:采取圈养能显著提高断奶羔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并促进羔羊生长,生长效果好。

关键词: 饲养模式 断奶羔羊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机械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机械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设置免耕(MG)、高地隙多功能茶园管理机械卧式旋耕(WX)、立式旋耕(LX)、深松铲耕(SS)和小型茶园翻耕机翻耕(FG)5种耕作方式,分析其对茶园0~45 cm土壤紧实度、容重和固、液、气三相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免耕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相比,深松铲耕处理对0~30 cm土壤紧实度的降低作用最好,卧式旋耕处理对30~45 cm土壤紧实度的降低作用最好;卧式旋耕、立式旋耕处理对0~15 cm土层土壤容重、孔隙度、三相比的改善作用最好,翻耕处理对15~30 cm土层土壤容重、孔隙度、三相比的改善作用最好。可见,高地隙多功能茶园管理机械的最佳耕作方式为卧式旋耕,在不适宜大型机械作业的茶园,选用小型茶园翻耕机亦可达到较好的耕作效果。

关键词: 茶园机械 耕作方式 土壤容重 三相比 土壤紧实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河流域黄鳝体内寄生虫的感染率及季节动态

水产学杂志 2015

摘要: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间的春、夏、秋、冬季,在安徽境内淮河流域的阜阳市阜南县曹集镇、淮南市潘集区平圩镇、滁州市凤阳县枣巷乡鲜活野生黄鳝收购点采集体长17.1~67.6cm,体质量23~327g的黄鳝338尾,调查黄鳝寄生虫的流行病学。结果共检出4种寄生虫,其中隐藏新棘虫Pallisentis celatus感染率最高18.9%,大型多构槽绦虫Polyonchobothrium magnum 3.0%,幼旋尾线虫Polyoncobothrium magnum 3.0%,鳗鲡独孤吸虫Azygia anguillae 0.9%。隐藏新棘虫的感染率随体长增长而增加,随季节变化而异,即春季最高,秋季最低。黄鳝体长小于32.5cm时,无隐藏新棘虫感染;体长大于52.5cm时,隐藏新棘虫感染率最高32.26%。3个采样点黄鳝感染的寄生虫种类、感染率、平均丰度均不同。两种寄生虫同时感染黄鳝的比例较低。

关键词: 黄鳝 寄生虫 感染率 平均丰度 季节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皱胃穿刺注射法治疗肉牛皱胃阻塞

中国奶牛 2015

摘要:本文针对肉牛养殖场白酒糟饲喂不当导致牛群出现皱胃阻塞发病,尝试采用皱胃穿刺注射的方法,治愈了3头患牛。通过对该次发病的诊断、治疗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肉牛 皱胃阻塞 穿刺治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农业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重点工作。在总结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思路、内容、机制及手段4个方面探讨了农业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所在。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思想政治工作 问题 创新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茶园现状及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策略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从安徽茶园实际出发,分析了目前安徽省茶园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问题,阐述了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的含义,围绕安徽如何实现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安徽 茶园现状 存在问题 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云英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多年定位试验(2008—2013年),研究了紫云英还田对作物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双季稻产量与土壤养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多年定位试验中,早稻紫云英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早稻产量,同时对晚稻产量的提高也存在显著后效;早稻紫云英还田减小了双季稻产量年度间变异系数,使水稻产量更为稳定;多年水稻产量随着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早稻紫云英还田对土壤的培肥是水稻产量增长、产量稳定性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等量氮素投入情况下,紫云英氮对土壤全氮、有机质的提升作用显著高于化肥氮;可见紫云英作为绿肥,同时兼有提供当季速效养分效果和培肥土壤的长期作用;紫云英作为绿肥还田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同时通过提升稻田土壤肥力,进而使稻田生产力更加稳定。

关键词: 定位试验 紫云英还田 双季稻 土壤肥力 产量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