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种鹅繁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3年龄产蛋种鹅224只(四川白鹅),成年皖西白公鹅5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两组试验基础日粮相同,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3%的中草药添加剂,试验62d。试验结果表明:两组种鹅产蛋率、每枚蛋重、日采食量比对照组分别高8.56%(P>0.05)、0.30%(P>0.05)、1.96%(P<0.05);试验组种鹅料蛋比、蛋破损率比对照组分别低6.31%(P<0.05)和16.01%(P>0.05);入孵种蛋受精率比对照组高6.59%(P<0.05),入孵蛋孵化率比对照组高6.65%(P<0.05),健雏率比对照组高2.09%(P>0.05);试验组种鹅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总蛋白质、总钙、磷、甘油三酯比对照组分别高3.63%、11.48%、8.07%、12.57%和43.83%,差异都不显著(P>0.05);而试验组种鹅血清中尿酸、葡萄糖比对照组分别低17.42%(P>0.05)和2.44%(P>0.05);试验组种鹅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胰岛素、孕酮比对照组分别高5.78%(P>0.05)、15.63%(P>0.05)、6.95%(P>0.05)和15.50%(P<0.05)。

关键词: 繁殖性能 生化指标 激素水平 黄芪 益母草 当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知识仓库的创建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文、图、音、像等形式,采用Authorware软件,创建了服务于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多媒体知识仓库。

关键词: 沼气 生态家园 技术信息 多媒体 知识仓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育银鲫主养塘套养细鳞斜颌鲴增效技术

科学养鱼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唑类杀菌剂防治小麦锈病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5%丙环唑乳油、12.5%氟环唑悬浮剂、50%粉唑醇可湿性粉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等4种药剂进行了防治小麦锈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用药量情况下,以丙环唑、氟环唑、粉唑醇防治效果最好,三唑酮也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三唑类杀菌剂 小麦锈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系X07eS的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

核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核辐射诱变方法,育成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X07S的长穗颈突变系X07eS。等位性测验表明该突变系含有eui1基因,突变系花粉育性与eui1基因独立遗传,即eui1基因的长穗颈表达不影响花粉育性。在完全不育期,突变系与X07S株高相差不大;在可育期,由于倒1、2节间的伸长而使得X07eS的株高显著增加,且完全解除包穗。X07eS的穗总粒数比X07S有显著性增加,穗长、颖花长及长宽比均有增加的趋势,两者柱头生活力差异不显著,且柱头外露率都较低。此外,X07eS对“920”敏感性提高。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系 X07eS eui1 辐射选育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时间·pH值对红茶有效成分浸提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 ,研究了温度、时间、pH值 3因素对红茶有效成分茶多酚、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浸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3因素对茶多酚、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浸提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 ,对茶多酚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温度 >pH值 >时间 ,最佳组合为 :温度 9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15min ;对氨基酸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pH值 >时间 >温度 ,最佳组合为 :温度 8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15min ;对茶黄素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温度 >pH值 >时间 ,最佳组合为 :温度 9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5min ;对茶红素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温度 >时间 >pH值 ,最佳组合为 :温度 8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10min。

关键词: 红茶 温度 时间 pH值 茶多酚 氨基酸 茶黄素 茶红素 浸提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芳香植物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芳香植物的研究内容、发展现状及特点,展望了芳香植物的发展趋势和研发方向。

关键词: 芳香植物 研究 现状 发展趋势 研发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旱稻新组合皖旱优1号的选育及应用

杂交水稻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旱优1号是由N422S与恢复系R8272配组育成的粳型杂交旱稻组合。该组合分蘖力强,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抗旱性强,中抗稻瘟病和胡麻斑病,米质较好。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皖旱优1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特性、旱作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旱稻 皖旱优1号 高产 抗旱性强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草计算机识别系统的研制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阐述了杂草计算机识别系统的研制,该系统包括杂草鉴定、杂草信息、系统维护等模块,用户采用“人机对话式鉴定”模式,系统给出鉴定结果并列出其性状描述以及彩色图像,供用户对照确认。采用VisualFoxPro6.0编程,利用可视与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得到良好的界面。该系统操作简便,调试和维护方便。

关键词: 杂草 识别 数据库 专家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油菜皖油18制种基地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多年皖油 18制种工作实践 ,总结了在杂交油菜制种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及从育苗到收获的配套技术措施。

关键词: 杂交油菜 皖油18 制种基地 除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