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的研制
《农药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界面聚合法研究了多种囊壳单体及不同配比对辛硫磷微胶囊成囊的影响,其中以占油相5%的N1单体与2.5%的S1单体聚合所得的微胶囊理化性能较为稳定,54℃热贮14d有效成分分解率仅为5.4%。选定了制剂适宜的分散剂F和稳定剂H,成功地研制出理化性能高度稳定的35%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小样。该小样具有较好的控制释放性能,水中24、120h释放率分别为24.9%和44.8%。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此小样对甘薯茎线虫病持效期明显比乳油长,药后180d的防效为81.5%,远高于乳油的63.2%;对甘薯的增产效果比乳油高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降低籼稻057的直链淀粉含量
《中国水稻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种低直链淀粉含量(AC)的籼稻品种(R367、91499、盐恢559、恢527)作优质基因的供体,以产量配合力较强的三系籼稻恢复系057为受体轮回亲本,对高AC值的057进行回交改良。在回交改良中利用分子标记对控制AC值的基因型进行选择,并对分子标记鉴定的Wx基因3种表达类型(GG、TT、GT)植株稻米的AC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GG型植株的稻米AC值高于20%;GT型的变化较大,为17.71%~28.48%;TT型的小于18%。经最小显著差数法(LSR)检验,3种基因型间AC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明这种分子标记对稻米AC值的辅助选择是可靠有效的。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效降低了057的AC值。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籼稻 直链淀粉含量 育种 稻米品质


B超活体测定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B超仪对 3个猪种共 2 0头猪的背膘厚、眼肌面积进行了活体测定 ,分析其测定结果与A超活体、屠宰后胴体及胴体瘦肉率的关系 ,探讨B超在猪育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 :同一性状B超活体测定值与A超活体、胴体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 (p <0 .0 1) ;B超活体测定猪背膘厚与胴体瘦肉率为负相关 ,B超活体测定眼肌面积与胴体瘦肉率为正相关 ,皆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 ,并建立了胴体瘦肉率对B超活体测定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


安徽渔业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渔业经济已成为安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通过对安徽渔业资源现状及水资源环境利用情况调查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安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冷冻龙虾仁辐照灭菌保鲜工艺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冷冻龙虾仁在我国水产品出口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高温加工,微生物很难控制到符合欧美标准。采用γ射线低剂量保温辐照工艺处理冷冻龙虾仁,结果表明:一般有效剂量控制在1.5 kGy即可使杂菌总数控制在1万个/g以下。在0~10 kGy处理剂量下,辐照对蛋白质无明显影响,并延长了保鲜期。研究还探讨了保温情况下的一整套灭菌工艺,使辐射剂量不均匀度控制在2以内,使被处理的产品保持原有的色、形,不回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