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稻白叶枯病基因在选育水稻广亲和恢复系上的应用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IRBB21为Xa21 基因供体,广亲和恢复系4183为受体,进行1次杂交并回交3次,逐代用分子标记检测手段,导入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 ,在保持广亲和恢复系4183优良经济性状的基础上,增强其抗白叶枯病的能力,育成抗白叶枯病的广亲和恢复系抗4183,其抗性达到了IRBB21的抗性水平,且保持了 4183 的广亲和性、恢复性及优良的经济性状。并就杂交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及育种对策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广亲和性 恢复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少水稻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氮肥损失及影响氮肥利用率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不同的水稻品种、不同的施氮量及种植方式、不同种类的化肥以及不同的施肥方法等都对水稻的氮肥利用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基因导入后水稻粒形的变化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6个供体亲本与1个受体亲本一一对应杂交,而后进行反复回交,比较了后代稳定品系与亲本之间的粒形变化。结果表明,3个千粒重小于受体亲本的供体亲本后代,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主要原因是粒形增宽。3个千粒重大于受体亲本的供体亲本后代,其中2个千粒重降幅较大(1个稍有增加),主要原因是粒形变短。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导入 供体亲本 受体亲本 回交 粒形 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档案管理 任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技术壁垒对中国蔬菜出口的影响与对策思考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绿色技术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其成因,最后对蔬菜产业应对绿色技术壁垒的措施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绿色技术壁垒 蔬菜出口 成因 对策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肥用量对早籼15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早籼15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早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处理间茎蘖数差异明显,各处理在拔节期茎蘖数达到最高。在相同移栽时间条件下,拔节、抽穗和成熟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推迟,生育期延长。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每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值后随氮肥增加而减少。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施氮量越大,稻谷产量增幅越小;不同氮量的氮素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低氮水平的氮素生产力高,而高氮水平的氮素生产力低。

关键词: 早籼15 施氮量 产量及构成因素 氮素生产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系白猪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系白猪2世代猪从初生到90日龄生长迅速,到90日龄时体重达初生重的26倍。断奶对生后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比较大,但早期断奶可及早锻炼仔猪的采食,并能提高生长期的采食量,从而提高断奶后生长速度。其早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可用Gompertz模型进行拟合,拟合精度为0.996 3,据此模型可建立皖系白猪的早期生长曲线,为其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皖系白猪 生长发育 生长曲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鳞斜颌鲴湖泊套养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鳞斜颌鲴主要以腐屑、底泥、人工投喂的其他鱼吃剩的残饵为食,具有改善日趋富营养化湖泊水质的作用。因此,进行了湖泊套养细鳞斜颌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湖泊中投放适量的细鳞斜颌鲴鱼种可改善水质,明显提高水体中的鱼产量,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细鳞斜颌鲴 湖泊 套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肥市包河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初探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合肥市包河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优势和现状 ,论述了开发该项产业的前景、意义及应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旅游农业 优势 效益 问题 合肥市 包河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粒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法的改进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农业部部颁标准法与改进的单粒米法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 :单粒米法与部颁标准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 ,用改进的单粒米法测定直链淀粉含量 ,分析数据变异小 ;2种方法所测结果相差≤ 0 .5 % ,且重复性好。该方法适用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遗传研究。

关键词: 水稻 直链淀粉含量 单粒米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