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避雨设施栽培对巨峰系葡萄生长结果特性和抗病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藤稔、黑峰和红瑞宝3个巨峰系葡萄品种在避雨条件下其生长结果特性及抗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供试品种的物候期与对照差异不是很明显;萌芽率和成枝率相差不大,藤稔比对照成枝率略有提高,而黑峰却下降;红瑞宝的萌芽率比对照低,成枝率提高。新梢数、结果枝数、结果穗数都有提高,每结果枝果穗数有所变化;发病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黑峰品种表现最为显著。

关键词: 葡萄 避雨栽培 生长结果特性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避雨设施栽培及配套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葡萄避雨设施栽培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葡萄避雨栽培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葡萄 避雨设施栽培 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锈病发病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关于枣锈病病原及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和防治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并提出了枣锈病研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枣锈病 发病规律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榴离体培养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促进腋芽生枝的办法对石榴休眠茎段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影响石榴茎段腋芽增殖的因素。结果表明:在以休眠茎段为外植体的初代培养中,打破其休眠的GA3适宜浓度为0.1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0mg/LBA+0.2mg/LNAA。

关键词: 石榴 腋芽 离体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茬地小西瓜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麦茬地小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麦茬地 小西瓜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5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5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00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耐热性强、抗倒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该组合高产栽培应突出培育适龄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肥水运筹等关键措施。

关键词: 两系法杂交水稻 皖稻153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稻Ⅲ优98的产量构成与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超级稻Ⅲ优98和高产中粳80优121的产量构成与物质生产特性。结果表明:与中粳80优121相比,超级稻Ⅲ优98显著增产,增产原因是在适宜的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大穗型而显著增加颖花量,同时提高结实率,从而弥补较低的千粒重对产量的负影响。对光合生产性状比较研究表明:超级稻Ⅲ优98中、后期具有较明显的叶面积指数(LA I)优势,孕穗期的最大绿叶面积大,花后下降慢,群体光合势(LAD)强,而净同化率(NAR)并未因中后期LA I的增大而线性下降,这使得超级稻Ⅲ优98中、后期群体生长率(CGR)优于对照,提高了中、后期的物质积累量而提高群体总生物产量。在株型上超级稻Ⅲ优98还具有单茎茎鞘重的优势。

关键词: 超级稻 Ⅲ优98 产量构成 干物质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皖稻153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53(1892S/RH00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皖稻153亲本特征特性及主要制种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皖稻153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53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5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003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皖稻153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892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的变异单株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4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1892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均为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不育期30 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以上;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抗;米质优,达国标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3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皖稻153(1892S/RH003)于2005年1月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籼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1892S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