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967条记录
AFLP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可靠性强 ,多态检出率高 ,因而被认为是最有效的DNA指纹分析技术。利用这一方法 ,在不需要预先知道DNA序列信息的情况下 ,就可以同时进行多数DNA酶切片段的PCR扩增。目前 ,该技术不仅在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和大豆等主要农作物上得以应用 ,而且在蔬菜 (番茄、马铃薯等 )以及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拟南芥上广泛应用。介绍了AFLP的原理 ,影响因素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分子标记 指纹分析 A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性红黄壤施用白云石对小麦、红豆产量的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针对皖南酸性红黄壤“酸、瘠”特点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白云石对皖南酸性红黄壤的改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酸性红黄壤上施用白云石粉可改善土壤酸度状况 ,提高作物产量。小麦、红豆的增产效应与不同白云石施用量存在明显差异 ,施用110 0~ 2 5 0 0kg/hm2 白云石粉时 ,小麦、红豆生长发育状况较优 ,产量较高 ,经济效益最佳

关键词: 白云石 酸性红黄壤 小麦 红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79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皖稻 79是籼型温敏不育系X0 7S与紫恢 10 0组配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 ,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1998~ 1999年参加安徽省中籼区试 ,平均产量 8.45t/hm2 ;2 0 0 0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 7.83t/hm2 。 1999年白湖农场 12 0hm2 以上的大面积示范 ,产量 9.16t/h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19.44 %。 2 0 0 0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水稻 两系 杂交中籼稻 皖稻79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暗化型(mln)品种育成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家蚕暗化型 (mln)品种 ,蛾为灰黑色 ,把暗化型基因导入现行生产用种 ,与常规白蛾组配 1代杂交种 ,可把杂交种的杂交彻底率提高到 99%以上 ,提高了蚕种质量。

关键词: 家蚕 暗化型 灰黑蛾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对安徽白山羊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安徽白山羊及其二元杂交 (波×安 ,萨×安 )、三元杂交 (波×萨×安 ,马×萨×安 )和级进杂交 (波×波×安 )的生长发育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是二元杂交、三元杂交还是级进杂交 ,都能提高安徽白山羊的生长发育速度。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组合在 6月龄前生长较快 ,6月龄后变慢 ;级进杂交在 8月龄前生长发育较快 ,8月龄后生长发育速度变慢。随着波尔山羊基因含量的增加 ,生长发育速度加快。

关键词: 安徽白山羊 杂交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SSR标记比较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 30对SSR引物比较了 5 2份不同生态型的栽培稻和 34份不同省 (区 )的普通野生稻 (简称CWR)的遗传多样性 ,发现在 2 84条多态性带中 ,有栽培稻特异带 15条 (5 .2 % ) ,普通野生稻特异带 117条 (41.2 % ) ,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差异主要来自野生稻。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的平均基因多样性分别为 0 .6 7和 0 .9,每一位点在栽培稻中的等位基因平均为 5 .3,而在野生稻中平均为 9.6 ,栽培稻中的等位基因数仅为野生稻的 6 2 % ;野生稻材料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80 11,远大于栽培稻品种之间的 0 .6 6 0 3,说明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大于栽培稻。此外 ,籼稻品种与粳稻品种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也明显大于籼、粳亚种内品种间的遗传距离 ,表明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遗传分化的主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SSR标记既能较好地将栽培稻与野生稻分开 ,又能较好地进行籼粳稻的分类。

关键词: SSR 亚洲栽培稻 普通野生稻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天气灾害的减灾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概述了桑树常见的霜、干旱、水涝、冻、风、雹造成桑树的受害现象和减灾方法

关键词: 桑树 减灾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中的杂质污染及其预防措施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食品中的杂质是指食品中所含有的肉眼可见的非食品正常组分的外来混入物。食品加工过程中常常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杂质污染 ,要解决食品中杂质污染问题应该以切断污染源、控制污染途径为重点 ,改进工艺设备、完善卫生设施、树立卫生质量意识是预防杂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食品 杂质污染 预防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网络环境下的农业图书馆的发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从农业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馆员的素质教育、用户服务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图书馆

关键词: 数字化 素质教育 用户服务 农业图书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茶叶产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针对安徽省茶叶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快发展的相应对策 ,即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茶叶产量 ;积极探索茶叶产业化多种组织形式 ;加强对“绿色壁垒”的研究 ,发展有机茶 ;加强茶叶市场营销力度 ;多种形式发展茶叶深加工 ;加强对商标和品牌的管理 ;探索茶叶交易制度创新

关键词: 茶叶 产业化 营销战略 深加工 品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