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967条记录
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是在界首市实施的 1种变一年二熟 (小麦—夏甘薯 )为一年三熟 (小麦—夏甘薯—长杪高粱 )的新型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在界首市高效农业示范园种植 ,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总产值达 19763元 /hm2 ,较当地常规种植夏甘薯净增收 6713元 /hm2 ,经济效益显著。笔者主要介绍了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甘薯 长杪高粱 间套种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荸荠主要病虫害生物学特性、发展规律和防治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通过对荸荠主要病虫害的调查研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关键词: 荸荠 病虫害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防治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抗(耐)菌核病的人工接种鉴定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的方法 ,通过对 61个国内外油菜品种抗 (耐 )油菜菌核病的差异性的比较 ,评价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时期鉴定油菜抗 (耐 )病性的优缺点。试验结果表明 :2种人工接种方法鉴定结果均显示出品种间的抗 (耐 )性差异显著 ,在不同的生育期间油菜对菌核病的抗侵染和抗扩展的能力不一致 ,青角期人工接种法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结果呈相关性正显著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 人工接种 自然发病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线粒体DNA中与雄性不育有关特异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遗传学报 200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项研究利用RAPD技术 ,对野败型、矮败型和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分离到 6条不育系特有的扩增片段 ,并对野败型、矮败型不育系共有的片段进行了Southern分析、DNA序列分析和SCAR验证 ,该片段全长 1879bp ,包含 6个开放阅读框架和 8对重复序列。BLAST分析表明 ,该片段部分区域与Elytrigiaelongata、小麦线粒体tRNA Asp基因上游一段序列同源。并对该片段在线粒体DNA中的可能位置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mtDNA RAPD 序列分析 SCA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近年来安徽省花卉产业呈现出空前的发展盛况 ,花卉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已被广泛认同 ,形成共识。花卉科研、生产及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省委省政府将花卉列为农业经济发展十大支柱产业。安徽省花卉业应继续保持观赏苗木生产的优势 ,重点发展商品盆景、鲜切花及观赏草坪 ,因地制宜 ,分类拓展 ,形成区域特色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动力 ,以质量为核心 ,以效益为目标 ,抓住农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 ,按照各地的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发展花卉产业 ,使其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质量提高、效益增加 ,确保花卉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把花卉产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花卉业 发展现状 发展战略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壁垒”:入世后安徽农业将直面难关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入世后 ,安徽农业将面临“绿色壁垒”的夹击 ,不仅农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制约 ,内销产品也将直面国外农产品的激烈冲击。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产品标准和认证体系 ,灵活运用WTO规则的绿箱、黄箱政策 ,支持和引导安徽农产品和深加工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

关键词: 入世 绿色壁垒 安徽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野生鲶鱼资源现状和保护利用价值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鲶鱼原为江河、湖泊中的常见鱼类 ,在天然捕捞产量中占有较大比重。由于过度捕捞和水域环境污染 ,鲶鱼自然种群数量锐减。笔者在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对鲶鱼资源变动、人工繁殖和饲养、自然增殖情况加以探讨 ,以期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优良品种

关键词: 鲶鱼 资源 人工繁殖 增殖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科”复合生物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在浸种催芽及移栽后的不同时期 ,用不同的水稻品种 (组合 ) ,对“国科”复合生物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国科”复合生物肥能使水稻增产 ,增产幅度 0 .7%~ 8.2 % ,最佳施用方法和施期为 :用河水或井水将药剂稀释 2 5 0倍左右 ,浸种 2 4h后催芽 ,在返青期根施 ,隔 7d再施 1次。

关键词: 生物肥 增产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女山湖渔业资源及鱼类增养殖措施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根据女山湖天然饵料资源及鱼类组成结构状况 ,通过人工放流、自然增殖补充鱼类 ,移殖水生经济动物 ,逐渐调整鱼类结构组成 ,使湖内天然饵料资源得以合理充分利用 ,辅以围拦网人工养殖 ,水产品产量由 1994年的 45 6kg/hm2 提高到 1999年的 5 3 4kg/hm2 ,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关键词: 天然饵料资源 鱼产力 鱼类养殖 鱼类增殖 女山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玉米pepc基因的杂交水稻亲本的选育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转玉米 pepc基因水稻进行观察研究 ,发现玉米 pepc基因不仅在水稻中高水平表达而且能稳定遗传。转基因水稻的PEPC活性比非转基因对照提高 10倍以上 ,其单株有效穗、穗总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指标分别比原始亲本Kitaake提高 14 .9%、5 .7%、1.3%和 13.9%。 1998年以来 ,利用转 pepc基因水稻与杂交稻亲本杂交 ,经 5年 7代选育得出以下结果 :(1)玉米 pepc基因在新遗传背景下仍能高水平表达并能稳定遗传 ;(2 )F1的PEPC活性介于双亲之间 ,其饱和光合速率提高 5 0 % ,与双亲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利用高光效基因提高水稻杂种优势具有可行性 ;(3)PEPC活性与饱和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6 4 70 ) ,可将水稻叶片中的PEPC活性作为鉴定高光效水稻的主要生理指标 ;(4)转育成 3个较稳定的高光效水稻株系 ;(5 )建立了潮霉素催芽初选、分子标记抽检、田间表型决选和生理生化指标定量鉴定的高光效水稻筛选技术体系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玉米pepc基因 高光合效率 杂交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