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皖麦26号(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春性,单产6000kg/ha,适于沿淮、沿江和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0cm,长芒、白壳、红粒、半用质,千粒重45g左右,粗蛋白质含量为13.23%,抗三锈和白粉病,赤霉病较轻。熟期转色好,不早衰。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300万/ha左右。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
轮回选择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分析了播种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提出适期早播利于优质中籼稻91499高产。在建立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效应方程的基础上,指出氮素的产量效应小于栽插密度,两栽培因子与产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两因素的产量效应主要通过影响有效穗数来实现的。本试验条件下,最造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分别为182。3kg/ha和50.6万穴/ha。
关键词:
优质
中籼稻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系统研究了种植密度,氨素施量及运筹方式,播种期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建立了产量、1产量构成、籽粒灌浆、群体动态等一系列数学模型,进一步确定了吨粮系统中各栽培因子的理学分析了产量构成、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茎蘖动态与产量的关系,找出了诸项指标的适宜值,实现了栽培措施的定调控.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栽培
产量
群体结构
产量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通过1991—1992两年研究表明,在我省双季杂交早稻组合选用上,应以早熟大穗型为主;力争早播,以不迟于“清明”为宜;注意穗肥和叶面喷肥+激素的施用;栽播密度并非越密越好,以13.2×19.8厘米为好。具体来说,选用早熟大穗型组合矮优221,4月初播种,亩插2.5万穴,每穴两粒种子苗,上足基肥(50%),早施追肥(30%),巧施穗肥(20%)或抽穗期叶面喷肥,可望获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双季杂交早籼
栽培技术
综合产量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通过薄荷新品种80—A—53的引种及栽培试验表明,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适于我省推广种植,以取代老品种73—8;薄荷的落叶、倒伏除与不良环境因素有关外,更主要的是施肥技术问题。
关键词:
薄荷
薄荷油
旋光度
引种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皖麦16号(8553)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春性,亩产350—400公斤,适合淮北中北部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0厘米左右,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0克,粗蛋白质含量13.34%,抗条锈和白粉病,轻感叶锈病,中感赤霉病,较抗吸浆虫,耐旱,耐青干,抗倒伏,抗寒性较差。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20—25万之间。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
品种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根据1989—1991年三年七项试验结果,结合立地条件,提出皖西大别山区玉米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选用掖单12号、皖单3号、丹玉13号等杂交组合;按不同海拔和茬口确定适宜播种期:每亩4000—6000株,宽窄行种植;亩施氮素14—16公斤、磷素6—7公斤、钾素12—15公斤、锌素1公斤;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关键词:
玉米
栽培技术
皖西大别山区
《安徽农业科学
》
1992
摘要:本文就我国第二次出现的卖粮难对杂交水稻生产提出的挑战,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杂交水稻在我国发展的状况,提出要树立“什么米好销就种什么”的商品观念,认为只要从调整组合入手,大力发展杂交粳稻,注重研究、推广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就能使杂交水稻生产得以稳步发展。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面积
组合
米质
杂交粳稻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通过初步调查研究表明,紫苏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是一种集食用、医药、化工、水土保持于一体,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新型多用途油料作物.紫苏系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它适应性强,不择土质,耐瘠薄,抗旱抗寒,耐涝耐荫(蔽),管理粗放,我省南北均可种植.在人工栽培条件下,一般亩产10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可达300公斤,种籽含油量高,一般为47-50%,可同芝麻、花生媲美.我省可利用的荒地、低产旱地计1200多万亩,若利用其十分之一发展紫苏生产,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人多地少,土地复种指数较高的地区不宜提倡种植.本文就紫苏开发利用的前景和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指导生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多用途油料作物
紫苏
生物学特性
综合利用
栽培技术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