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皖麦16号(8553)生物学特性和栽培要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赞林 1 ; 张少华 1 ; 金陵 1 ; 沈正兴 1 ; 甘斌杰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品种;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1993 年 03 期

页码: 233-235

摘要: 皖麦16号(8553)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春性,亩产350—400公斤,适合淮北中北部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0厘米左右,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0克,粗蛋白质含量13.34%,抗条锈和白粉病,轻感叶锈病,中感赤霉病,较抗吸浆虫,耐旱,耐青干,抗倒伏,抗寒性较差。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20—25万之间。

  • 相关文献

[1]皖麦26号(皖8804)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杨赞林,张少华,甘斌杰,代秉勋,高福平,马广约,周军,沈林,计文超. 1996

[2]“矮败”小麦利用的研究——Ⅰ开花习性和柱头生活力. 杨赞林,甘斌杰,张少华,沈正兴. 1992

[3]新型多用途油料作物-紫苏在我省的开发利用问题. 郭高,何文敏,戴延寿,崔应国,张德玉,余家斌,卜建英,计中明. 1990

[4]马齿苋的栽培及其农业应用. 高晓余,周辉,陈秀晨,张志转,朱永和. 2010

[5]皖麦43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杨赞林,甘斌杰,余增亮,马广约,王丽芳,王绍义. 2001

[6]皖棉13号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路曦结,何团结,阚画春,陈海亮,金秀菊,李正喜. 1999

[7]旱灿14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吴敬德,吴跃进. 2000

[8]早籼14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吴敬德,吴跃进,童继平,郑乐娅. 2000

[9]蘘荷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朱培蕾,赵贵云,刘才宇. 2015

[10]安徽省大麦生产回顾与展望. 陈晓东,赵斌,季昌好,顾江涛,王瑞. 2011

[11]发展皖豆系列无公害大豆的技术研究. 戴瓯和,张磊,黄志平,胡晨. 2003

[12]高档盆栽百合栽培技术. 王清羿,张金云. 2005

[13]甘蓝型油菜耐低硼能力的差异和筛选. 张自立,孙永玲,郭高,兰金,李江遐,李强生. 2001

[14]无王蜂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余林生,徐珊珊. 2003

[15]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主要养殖模式. 佘磊. 2018

[16]绢丝昆虫柳蚕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汪泰初,冯纪元,鲍先巡,项照清. 2005

[17]营养成分对辣椒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谷春艳,林琳,胡飞,张勇,高同春. 2012

[18]荸荠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王文相,张爱芳,徐瑞琳,陈宁,张俊长. 2000

[19]猪细小病毒分子病原学研究进展. 翟银建,沈学怀,潘孝成,赵瑞宏. 2019

[20]美洲鲥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潘庭双,李海洋,侯冠军.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