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皖稻42号(中粳6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概述了皖稻42号(中粳63)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试种示范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皖稻42号(中粳63) 选育 栽培技术


皖稻69的选育及其主要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皖稻69 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籼、粳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中籼稻新品系。其主要米质指标达部颁一级标准,被评为安徽省优质米和国家优质米,获第2 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铜质奖,1995 ~1997 年通过2a 省区试和1a 省生产试验。皖稻69 产量较高且与对照扬稻4 号基本持平,其耐肥抗倒,抗逆性强,经接种鉴定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高抗褐飞虱和中抗白背飞虱;其适宜播期为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基本苗120 万~150 万株/h m 2 。


切花玫瑰弓型整形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切花玫瑰弓型整形(ア- チング)栽培是目前日本切花玫瑰的最新栽培技术,被认为是玫瑰栽培划时代的技术革新。已嫁接上品种接穗的砧木直接扦插在小块岩棉(ロツクウ- ル)上,每块上插2根。生根成活后移放到作为栽培床的大块ロツクウ- ル上。植株最先发出的3~4根枝作为营养枝,摘去花蕾从基部扭伤弯曲,此后从基部发出的枝作为开花枝培养,切花时留1~2cm 从开花枝基部剪截。这种方法避免了因土壤带来的不良因素;弯曲的枝条作为稳定的营养源不会因为切花而对植株造成大的伤害,既使是夏季也能正常产花;因植株较矮,温室内植株之间光照影响几乎没有,而且整形修剪等操作变得简单;可以周年产出高品质切花。


皖棉13号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皖棉13 号( 皖杂40) 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出的一个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春棉,适于安徽省淮北、江淮丘陵、长江及邻省无病或轻病棉区广泛种植,株高110 ~120cm ,单株结铃性强,铃大衣分高,一般单产皮棉1 500kg/h m 2 ,高产且稳产,抗逆性强, 纤维外观色白,有丝光,内在品质优良,适宜于早播(4 月上、中旬播完) 、稀植(3 万~3 .75 万株/hm 2) 、足肥( 比常规棉增15 % ~20 % ) 、全程化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