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免疫途径对商品蛋雏鸡新城疫黏膜及血清抗体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不同的免疫途径对商品蛋雏鸡进行免疫,探讨不同的免疫途径对商品蛋雏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黏膜抗体及血清抗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用新城疫弱毒疫苗免疫后,不同的免疫途径产生的新城疫黏膜抗体及血清抗体效价有较大差异。采用喷雾法于3日龄首免,15日龄二免,25日龄三免,鸡体产生保护水平(6 log2)以上的ND黏膜抗体和血清抗体最快、抗体水平最高、维持时间最长、总体免疫效果最好,而采用饮水免疫的试验组产生的ND黏膜抗体和血清抗体水平均不高,总体免疫效果最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性耕作与平衡施肥对巢湖流域稻田氮素径流损失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连续2年研究了巢湖流域保护性耕作与平衡施肥对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水稻田在传统耕作条件下径流液中TN的浓度范围是0.73~15.33mg·L-1,DN是氮素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约占TN的74%~92%,NH4+-N和NO3--N所占比例差异比较大,主要与径流-施肥时间间隔以及作物的不同生育期有关。氮素径流损失量年际差异比较大,2008年和2009年分别是2.91kg·hm-2和6.23kg·hm-2,分别占施氮量的1.62%和3.46%。由于降雨事件的偶然性,平衡施肥对氮素径流损失量的影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径流流失风险仍难以控制;保护性耕作能有效地降低氮素径流流失负荷,使得氮素流失潜能大大减小。与T(传统耕作)处理相比,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BF(平衡施肥)处理和NTS+BF(少免耕+秸秆还田+平衡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平均增产幅度分别为9.97%、13.60%和23.18%,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保护性耕作可以作为源头控制稻田氮素流失的较好措施之一加以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乳房炎乳腺膜蛋白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临床健康和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膜蛋白的差异表达,以期在蛋白质水平探索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机理。【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了临床健康和乳房炎奶牛的乳腺组织膜蛋白,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后PDQuest 7.4软件匹配、检测凝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对12个差异蛋白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分析,SEQUES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半定量RT-PCR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mRNA水平。【结果】12个差异蛋白点鉴定为11种蛋白质,其中9个蛋白点在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膜蛋白中表达量上调而3个蛋白点表达量下调,主要涉及细胞膜骨架系统、信号转导、物质结合和传递等生物学功能。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中钙粒蛋白B的mRNA表达水平是健康奶牛的1.6倍。【结论】推测这些差异蛋白的表达变化与奶牛乳房炎发生相关,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机理以及发现潜在的治疗目标蛋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KY遗传图谱的加密及其应用效果
《作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基因组研究,包括基因或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图位克隆以及物理图谱构建等,首先必须建立具有丰富标记信息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由科丰1号和南农1138-2杂交组合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KY已经构建了4张大豆遗传连锁图谱,但由于遗传信息和标记数目不够充分,在基因和QTL作图时仍然存在精确度和准确度问题。为增加NJRIKY图谱密度,本研究在967对SSR引物中获得了401个多态性SSR标记。结合其他分子数据,使用作图软件Mapmaker/Exp3.0b,获得一张含有553个遗传标记,25个连锁群,总长2071.6cM,平均图距3.70cM的新遗传连锁图谱,其中SSR标记316个,RFLP标记197个,EST标记39个,形态标记1个。连锁群上大于20cM的标记间隔由原来42个减少到2个。原图谱的3个SMV抗性基因定位于D1b连锁群末端的开放区间上且仅与一个RFLP标记连锁,利用加密图谱对Rsc-3、Rsc-7、Rsc-9、Rsc-13、Rsa、Rn1和Rn3等7个SMV抗性基因重定位,全部位于D1b连锁群,与相邻分子标记距离均小于6cM,其中Rsc-9、Rn1、Rsa的距离小于1cM,Rsc-13与EST标记GMKF168a共分离。对本群体农艺性状进行QTL重定位,获得8个性状相关的42个主效QTL,其中20个QTL遗传贡献率大于10%,与原图谱比较,新定位的各QTL的标记区间明显缩短,与相邻标记的连锁更加紧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9年中国主要粗饲料产量分析
《饲料工业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2009年夏季和秋季共采集测定了山东和安徽两省玉米、水稻、小麦、大豆、花生的草谷比,并估算秸秆产量。估算结果表明,2009年中国5种作物的秸秆总产量为5.36亿吨,实际可用于养殖业的秸秆最大量约在4~5亿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还田条件下紫云英腐解特征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水稻田合理施用紫云英提供技术指导。[方法]用200目尼龙网袋装20 cm长紫云英还田,研究移栽水稻和不移栽水稻空闲田、施肥与不施肥、紫云英不同还田量(每袋装108、216、324 g)对紫云英腐解特征的影响。[结果]前期低量紫云英还田腐解最快,腐解率达58.07%~62.08%,高量紫云英还田腐解最慢,腐解率为40.50%~50.31%;移栽水稻与不移栽水稻空闲田紫云英的腐解率差异不明显;施肥可提高紫云英的腐解率。后期不同还田量紫云英的腐解率相近,但低量紫云英还田移栽水稻后腐解率提高1.32%和1.99%,施肥提高紫云英腐解率0.74%和2.05%;高量紫云英还田移栽水稻后腐解率提高2.64%和5.26%。[结论]该研究明确了水稻田紫云英的适宜还田方式。
鸭Ⅰ型肝炎病毒VP1基因片段的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中国畜牧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鸭肝炎病毒VP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情况,根据鸭肝炎病毒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外引物和1对含有EcoRⅠ和SalⅠ酶切位点的内引物。以内外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所得PCR产物回收,以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目的基因和表达载体pET-32a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入宿主菌BL21和Rosseta,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证明VP1基因正确插入了表达载体。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VP1基因的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VP1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Rosseta和BL21中均难以表达。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R85952株 VP1基因 克隆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元帅系和富士系芽变品种的IRAP鉴定
《西北植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筛选的6对IRAP引物对15个元帅无性系芽变和16个富士无性系芽变进行了鉴定,以揭示苹果无性系变异的机理。结果显示,所有引物在两种无性系芽变中均扩增出丰富的条带,表现出多态性。SAHN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以相似系数0.65为阈值,元帅芽变无性系和富士芽变无性系各自聚为一类;以相似系数0.83为阈值,供试的15个元帅无性系变异可聚为4类:第一类包括‘元帅’、‘居家店短红星’、‘艳红’、‘米勒矮生’、‘矮壮’、‘红星’、‘红冠’、‘矮威尔’、‘早红星’和‘华帅一号’,第二类包括‘玫瑰红’、‘奥勒冈矮生’和‘矮红’;‘新红星’和‘哈蒂.勃莱特’分别独自成类;以相似系数0.89为阈值,供试的16个富士芽变无性系可聚为4类,第一类包括‘长富3’、‘盛放富1’、‘长富6’、‘群富1’、‘烟富1’、‘竽井Ⅱ系’、‘岩手Ⅰ系’、‘富士Ⅰ系’、‘红王将’、‘长富7’和‘长野Ⅰ系’,第二类包括‘富士’和‘秋富5’,第三类包括‘斋藤Ⅱ系’和‘秋富2’,‘秋富1’独自成类。研究表明,逆转座子在苹果基因组内的插入方向具有随意性,转座插入和逆转座子间重组是引起苹果无性系变异的两个重要机制,本试验所开发的引物是进行苹果无性系变异研究的有效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