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967条记录
鸡胚尿囊液量与种毒接种日龄及接种剂量的相关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9、10、11日龄非免疫的罗曼蛋鸡胚各180个,随机分成9组,每组60个,分别接种NDVLasota种毒液0.05、0.10、0.20ml/个于鸡胚尿囊腔中。试验结果表明:所采收的尿囊液量与不同的接种剂量及接种日龄有很大的联系。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鸡胚尿囊液 接种剂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Ⅲ优98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试验、示范观察 ,基本上掌握了Ⅲ优 98的主要特征特性 ,并总结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Ⅲ优9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03

杂交水稻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0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2301S与广亲和恢复系H7058组配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病和抗旱等特点,于2003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和高产安全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皖稻103 选育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春用品种991×992的育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把家蚕暗化型灰黑蛾基因(mln)导入实用品种,育成系列暗化型灰黑蛾品种991,与常规白蛾品种992(离子束诱变育成)组配成一代杂交种,经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强健好养,眠起齐一,茧形匀整,农村饲养产茧量高,蚕种生产繁育系数高,特别是991为暗化型灰黑蛾,与常规白蛾品种992组配成一代杂交种,可利用蛾色差异把杂交率提高到99%以上。

关键词: 家蚕 春用品种 灰黑蛾 杂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中Ty1-copia型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果树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苹果叶片为材料,通过PCR扩增、克隆研究了苹果中Ty1-copia型逆转座子的逆转录酶序列。结果表明:(1)逆转座子在1个砧木及7个品种中都能检测到,说明逆转座子在苹果砧木及不同种质中普遍存在。(2)克隆、分析了嘎拉品种中23条逆转座子的逆转录酶序列,分析表明同一基因组中克隆到的逆转录酶序列存在高度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23条逆转录酶序列核苷酸序列长度变化范围是247-279bp,其长度相差32bp,主要表现为缺失突变;其中6条序列中存在1-4个程度不同的终止密码子突变;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的变化范围为21%-98.9%。(3)将23条序列与已发表的不同物种同一类型逆转座子的逆转录酶序列进行聚类分析,表明苹果的Ty1-copia型逆转座子与甜菜、水稻、马铃薯、燕麦及挪威云杉等物种的同类型逆转座子可能有相同的起源。

关键词: 逆转座子 逆转录酶 苹果 异质性 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条件下NK超高吸水性树脂在甘草栽培中的应用

核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和室外模拟沙漠干旱条件下,研究强化辐射交联技术制备的NK超高吸水性树脂Ⅰ、Ⅱ和Ⅲ作为保水剂用于甘草的栽培。结果表明1.0%左右超高吸水性树脂Ⅲ可保证甘草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播种后种子表面覆沙5~7cm、采用自然浸水方法能促进甘草的出苗及生长发育,有利于其抗旱保水功能的发挥,提高应用效果。

关键词: NK超高吸水性树脂 模拟沙漠干旱 甘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保护地早熟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9个早熟草莓品种的主要植物学特性、产量和经济性状进行了调查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枥木少女、益香、章姬在产量、果实品质、抗病性等综合性状方面表现突出,适合在江淮地区草莓促成栽培中推广。

关键词: 草莓 保护地早熟栽培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基因抗虫棉卡那霉素田间鉴定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转基因抗虫棉不同时期、不同叶片对卡那霉素不同浓度的反应及其与棉花抗虫性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选取 4 000mg·L-1的卡那霉素液在棉花苗期、蕾期涂抹棉株倒二片平展叶最适宜,田间卡那霉素反应与田间棉铃虫发生实况结果吻合率高。说明棉花田间抗卡那霉素反应能够准确检测转基因抗虫棉,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田间检测转基因抗虫棉的方法。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卡那霉素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引进烤烟品种适宜施氮水平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进行了品种与氮肥互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品种K3 2 6和云烟 85在安徽省各烟区表现出明显的生态适应性和产质量的遗传潜力 ,建议在安徽烟区推广种植这 2个品种 ;同时 ,结合安徽各烟区的生态特点 ,确定了引种品种的适宜施氮水平 ,为引进品种在安徽烟区的推广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 烤烟 引进 品种 施氮水平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稻139产量构成分析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3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高产早籼新品种。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4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贡献的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产量7.50t/hm2以上的合理穗粒结构为:有效穗(330±10)万/hm2,每穗总粒数(95±5)粒,结实率80%,千粒重33.0g左右。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是在确保足够有效穗数的前提下促大穗,协调好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关系,兼顾提高结实率。

关键词: 皖稻139 产量构成因素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