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模糊匹配)
426条记录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稻新两优6号光合速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为提高稻株剑叶光合速率,延缓叶片衰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于始穗期及始穗期后6、12 d测定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绿素含量(SPAD)。[结果]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剑叶光合速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孕穗期和始穗期喷施50 mg/L NAA-Na、20 mg/L吲哚乙酸、30 mg/L赤霉素、10 mg/L6-BA和2.1 ml/L美洲星,可以提高供试水稻的剑叶光合速率,有效延缓后期衰老;而喷施20%三唑酮或3 g/L磷酸二氢钾+17 g/L尿素降低供试水稻剑叶的光合速率。[结论]喷施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NAA-Na、吲哚乙酸、赤霉素和6-BA)可提高稻株剑叶光合速率,延缓叶片衰老,利于水稻的高产、稳产。

关键词: 水稻 植物生长调节剂 净光合速率 叶面积指数 叶绿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恢复系导入群体株高的遗传剖析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将大面积应用的籼型恢复系蜀恢527和明恢86为轮回亲本,以另外3个水稻品种作为导入亲本,在回交种植的BC2F2世代,按照产量综合性状较优的原则,在6个群体选择单株,得到6个籼型恢复系的产量选择导入群体。通过对6个群体在合肥和海南试验点的田间株高性状的单双向方差分析,总共检测到0.01显著水平的12个主效QTL和145对上位互作,主效QTL和上位互作在不同群体之间表现出了遗传稳定性和群体和环境的特异性。一些位点通过上位互作和遗传连锁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了控制株高的协同互作的网络,又发现主效QTL与很多的参与上位互作位点紧密连锁或者直接参与了很多的上位互作,由此推断主效QTL是由于位点上位互作效应使之凸显出来。最后提出了改良水稻的株高提高水稻产量的策略。

关键词: 水稻 选择导入群体 株高 遗传剖析 上位互作

绿肥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双季稻区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在双季稻区紫云英与水稻轮作制度下,探讨化肥配施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定位方法,进行早稻和晚稻施肥效应试验,探讨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不同施肥处理的关系。[结果]施肥可促进水稻生长和产量提高,化肥配施绿肥也能够显著地增加水稻产量。早稻化肥减量40%配施60%绿肥处理的下茬晚稻产量最高,而2008年晚稻以及2009早稻产量甚至显著高于100%化肥处理,2年早稻平均产量比100%化肥处理增加了247 kg/hm2,提高了3.8%。[结论]种植和利用紫云英可部分替代化学肥料,提高水稻产量,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有机-无机养分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 紫云英 化肥 配施 水稻 产量

水稻化学控苗技术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0

摘要:水稻栽后20d喷二甲四氯和"920",有明显降低分蘖增长速度,促使高峰苗提早的作用。喷二甲四氯有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或增多穗粒数的增产作用,使用量以用20%二甲四氯水剂350ml/667m2左右增产效果较好。喷"920"有明显降低有效穗或减少穗粒数的减产作用。

关键词: 水稻 化学药剂 控制分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草烟在水稻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农药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了应用衍生化反应测定水稻中氟草烟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采用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振荡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甲酯化后GC-ECD测定。结果表明:水稻植株、糙米和稻壳中氟草烟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8.91%~100.50%、85.51%~92.38%、89.04%~93.02%,变异系数分别为1.86%~6.71%、3.81%~7.04%、6.32%~9.94%;氟草烟的最小检出量为2.0×10-12g,在植株、糙米、稻壳中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分别0.005、0.01、0.005mg/kg。

关键词: 氟草烟 水稻 气相色谱 残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微量元素肥在水稻上应用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0

摘要:用三可牌中微量元素基喷肥在水稻上试验,结果表明,该中微肥可使水稻分蘖增长速度减缓,高峰苗降低且提前,之后分蘖下降也减缓,最终成穗率提高、有效穗增多而增产。以促蘖期和抽穗前18d,各施中微肥4kg/667m2效果较好。

关键词: 水稻 中微量元素 肥料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寻求水稻稳定超高产的栽培模式。【方法】以早熟晚粳品种武粳15、常优1号为供试材料,其它栽培措施统一在最佳技术指标前提下,就氮肥运筹与穗肥施用叶龄期,设置了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和促前控中3种栽培模式,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单季稻大面积生产上的常规栽培模式为CK,对产量及其结构、群体生长发育动态以及根系活力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同时,在江苏东海、兴化、高邮、常熟等地,以徐稻3号、常优1号、陵香优18、武粳15等品种为材料,进行(15—50)×667m2连片的稳前优中强后超高产栽培综合试验与扩大到100×667m2连片试验田上的生产性验证试验。【结果】2品种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2模式的实产均达到了超高产水平(≥750kg/667m2)。与CK相比,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2模式每穗粒数多、群体颖花量大,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则与之相当;2模式的群体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准时够苗,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且数量适中(适宜穗数的1.3—1.4倍),此后群体平缓消减,至抽穗期基本稳定,最终成穗率显著高于CK;其群体LAI动态与茎蘖动态趋势基本一致,最大LAI均出现在孕穗期,为8.0—8.5,成熟期仍保持3.5—4.0;群体光合势与干物质积累,2模式在生育前期(移栽—拔节期)较CK低,中期(拔节—抽穗期)与CK相当,后期(抽穗—成熟期)显著高于CK;2模式在拔节期的根系干重与CK相当,抽穗期和成熟期则显著高于CK,而这3个时期的根冠比均显著高于CK,其抽穗后(抽穗—腊熟期)的根系平均伤流量与颖花根流量均显著高于CK。同时,连续2年多地的稳前优中强后超高产综合栽培试验以及后3年扩大到100×667m2连片试验田上的生产性验证试验,实产均达800kg/667m2左右。【结论】揭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根本在于"强支撑、扩库容、促充实";提出了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的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

关键词: 水稻 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 超高产 定量化栽培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G-6000模拟干旱对水稻苗期根系形态和部分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干旱对农作物的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大,植物地上部分对干旱逆境的响应的研究较多,地下根系在干旱逆境时的变化研究较少,笔者研究了不同PEG浓度处理对2个不同抗逆性的水稻品种根体积、根粗、最长根长3个形态指标和SOD活性、MDA含量、Pro含量、根系活力4个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耐旱品种和敏感品种根部的形态指标都受严重干旱(T3处理)抑制,敏感品种更为明显;形态指标在T0、T1、T2、T3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浓度处理之间一般处理3~4天后才会产生明显差异;CAT活性和SOD活性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大,随处理时间延长,抗旱品种SOD的活性增加的速度快于敏感的品种,下降的速度慢于敏感品种;MDA含量和Pro含量随着处理浓度升高而增加,随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大,敏感品种高于耐旱品种,作为抗旱选择指标并不合适,作为胁迫敏感指标更合适;根系活力随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大,其最适的处理浓度为T1;相关分析表明根系活力与形态指标正相关极显著,根粗、CAT活性和SOD活性与MDA含量和Pro含量负相关显著或极显著,MDA含量和Pro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AT活性和SOD活性也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PEG-6000 水稻 根系 形态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圣稻13和圣稻14的条纹叶枯病抗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圣稻13、圣稻14的条纹叶枯病抗性,培育抗条纹叶枯病的粳稻新品种及新种质。【方法】以感病品种圣稻13、圣稻14为受体,以抗病品种镇稻88及高代抗病品系圣稻519为抗条纹叶枯病基因供体,采用自交改良和回交改良2种方法,利用与Stv-bi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H11-8、H11-12和H21进行辅助选择,结合条纹叶枯病田间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分析,将Stv-bi(或其等位基因)转移到圣稻13、圣稻14品种中,培育抗条纹叶枯病品种。【结果】通过2个自交混选群体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多份稳定抗条纹叶枯病材料;通过回交改良,获得携带Stv-bi的圣稻13回交稳定品系E01、E13、R107等6个。【结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显著提高选择效率和准确性,建立了抗条纹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为今后开展抗性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发病规律、病害症状和防治技术(英文)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10

摘要:文章系统总结了稻瘟病的病原菌、发病规律和病害症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利于水稻的田间生产。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发病规律 症状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