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光合速率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乐娅 1 ; 吴文革 1 ; 阎川 1 ; 张玉海 1 ; 许有尊 1 ; 徐汝民 1 ; 王鸿燕 1 ; 崔娜 1 ; 陈周前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

关键词: 水稻;高温伤害;植物生长调节剂;光合速率;产量构成因素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1 年 03 期

页码: 63-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近年江淮地区水稻孕穗开花期间持续高温天气(7月中下旬气温≥35℃,持续5d)造成中稻空、瘪子率提高的现状,本试验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叶面喷施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通过对水稻生育进程、光合能力、产量结构等的测定分析,发现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剑叶光合生理的影响及对水稻结实灌浆的调控作用是不同的。喷施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萘乙酸(NAA-N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细胞分裂素(6-BA)可提高稻株剑叶光合速率,延缓叶片衰老,改善水稻结实性状,该措施可作为一种补偿途径减轻前期高温对水稻的伤害,利于水稻的高产、稳产。

  • 相关文献

[1]三类雄性不育水稻花药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杜士云,王德正,吴爽,王辉,王守海. 2012

[2]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稻新两优6号光合速率的影响. 郑乐娅,阎川,张玉海,吴文革,陈周前,许有尊. 2011

[3]新型穗肥对香糯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佩旋,李虹颖,张祥明,叶寅,李录久,汪霄,袁嫚嫚,王家宝,孙义祥. 2021

[4]三系和两系杂交中籼组合间产量优势比较. 杜士云,罗彦长,李成荃,王守海,王德正,吴爽. 1999

[5]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与其他若干性状关系初探. 何贤芳,赵莉,朱昭进,汪建来. 2011

[6]皖稻139产量构成分析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夏加发,李泽福,王元垒,唐光勇. 2005

[7]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与其他若干性状关系初探(英文). 何贤芳,赵莉,朱昭进,汪建来. 2011

[8]皖稻27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其增产措施. 李泽福,严企松,韦时遇,杨国荣,杨前进,唐光勇. 1992

[9]沿淮晚稻区优化施肥对粳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郭熙盛,闫永忠. 2007

[10]淮北地区小麦亩产400公斤的群体动态结构及调控技术. 孔令聪,汪芝寿,曹承富. 1993

[11]两系新组合皖稻153产量构成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唐先来,邵红星,王继宏,杨联松,白一松,吴文革. 2007

[12]氮肥运筹技术对直播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夏家发,胡润,刘春盛,叶北朝. 2008

[13]氮肥运筹方式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王允青,郭熙盛,戴明伏. 2008

[14]烟农19叶绿素荧光、光合特性及产量对播期和密度的响应.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15]行向对不同品种烤烟生长的影响. 熊振敏,张林,徐经年,刘碧荣. 2011

[16]脱病毒对甘薯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聂凡,徐玉华,钱进,陈静娴,董玲. 2000

[17]不适用烟叶去除方式对烟叶光合速率及产质量的影响. 阎轶峰,姜超强,胡焕亮,沈嘉,祖朝龙,包丽辉,汪文杰. 2023

[18]小麦灌浆中后期喷施苯醚甲环唑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 杨涛,黄晓荣,赵伟,柳西玉,徐万涛,谢中卫. 2016

[19]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小麦光合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赵竹. 2015

[20]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皖马铃薯1号’和‘皖马铃薯2号’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闫冲冲,江芹,王前前,杨月英,宁志怨,薛炳杰,廖华俊.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