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模糊匹配)
434条记录
安徽省水稻主栽及后备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摘要:[目的]研究安徽省主栽及后备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方法]通过对安徽省17个后备水稻品种的抗病性试验以及对部分主栽品种的调查,鉴定了不同水稻类型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结果]盐粳9号、80优226、天协1号、A01籼、绿粳糯6号表现为中抗,A03籼、扬粳636表现为感病,其余10个品种都表现为中感;对安徽省内主栽水稻品种进行稻曲病普查,结果显示水稻两优系列品种多数较为感病,新两优香4表现一定的抗病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安徽省水稻抗病性栽植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 品种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量施肥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上设置不同幅度的氮肥减量试验,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巢湖流域坡岗地区氮肥的减量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巢湖流域坡岗地区中高肥力水平土壤上减少30%的常规施氮量、中低肥力水平土壤减少10%的常规施氮量,虽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下降,但水稻结实率、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增加,不会造成水稻显著减产。两种肥力水平土壤上,氮素收获指数均以常规施氮量处理最低,减量施肥、分期施氮可以促进氮素从茎、叶、根部向谷粒的转移;减量施肥,中高肥力土壤上氮素回收率提高9.99~16.52个百分点,中低肥力水平土壤上提高6.0~12.15个百分点。

关键词: 减量施肥 水稻 产量 氮素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类雄性不育水稻花药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植物生理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水稻雄性不育现象,调查了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2310SA’、光温敏核不育系‘2310S’和核质互作不育系‘2277A’三类水稻及正常粳稻在不同光温环境下穗发育后期花药和剑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及丙二醛的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花药比叶片对光温胁迫更敏感,不育与可育花药活性氧代谢方面有明显差异。不同类型的不育水稻败育生理不尽相同,光温环境变化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2310S’有更明显的胁迫性,其不育花粉发育后期,上述3种抗氧化酶不能协同作用,SOD活性高,POD活性低,膜脂过氧化程度高和时间提前。其他两类不育系中POD活性也稳定较低,显示其可能与水稻不育花粉的形成更相关,同时,不育水稻中光合速率较低。

关键词: 水稻 雄性不育系 花药 过氧化物酶 光合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江江南地区水稻钾、氮吸收特性与施钾效应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沿江江南地区水稻适宜钾肥用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水稻钾、氮吸收特性与施钾效应。[结果]在适量氮肥条件下,随着施钾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提高,但当氮肥高到一定极限后,水稻产量不再增加,反而会下降;在氮肥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吸钾量也相应提高,水稻氮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也提高;在施钾量相同条件下,高氮处理吸氮量反而减少。[结论]在该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水稻钾肥(K2O)推荐用量为130 kg/hm2。

关键词: 沿江江南地区 水稻 施钾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种胚脂肪氧化酶Lox1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定位

核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水稻种胚脂肪氧化酶Lox1的遗传规律及分子机制,以Lox1缺失突变体1297分别与Lox1活性正常的9311、日本晴杂交,构建2个F2群体,对2个F2群体种子的种胚Lox1进行定量测定和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低Lox1是受1对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以1297与日本晴组配的F2分离群体300个单株为定位群体,将水稻种胚低Lox1基因定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的RM4512和RM282之间,距两侧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3.0cM和9.1cM,为进一步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图位克隆打下了基础。通过人工加速老化对种子进行了耐储性评价,表明水稻种胚Lox1与种子储藏特性关系密切。

关键词: 水稻 脂肪氧化酶Lox1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高效水稻品种开花期一些生理生化特性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氮高效水稻Dasanbyeo与氮低效水稻Lemont,采用土培方法,在4个施氮量(0、1.04、1.55、2.07g盆-1)处理下,主要研究了开花期不同氮素利用率水稻品种的碳氮代谢生化特性及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开花期的氮高效品种Dasanbyeo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硝酸还原酶(NR)及蛋白质(Pro)含量均明显高于氮低效品种Lemont;且在中、低氮(1.03~2.07 g盆-1)水平时品种间差异显著。2种不同氮效率水稻碳氮代谢调节酶RuBPCase、SPS、NR活性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抛物线增加。氮高效品种PEPCase酶活性与Pro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品种间净光合速率(Pn)在不同氮素水平差异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NR、PEPCase活性与Pro含量是导致氮肥利用率(NUE)品种间差异的主要生理表现。

关键词: 水稻 开花期 生理生化性状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心莲子草DNA溶液浸胚处理水稻的变异系分子检测及耐旱性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SSR标记检测了以空心莲子草DNA溶液浸胚处理获得的10个农艺性状稳定遗传的水稻变异系,结果表明,10个水稻变异系均整合了供体空心莲子草DNA的部分片段。在此基础上,以8个水稻变异系及2个对照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并以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变异系的耐旱性。结果表明,以综合评价指标与耐旱指数相结合的复合评价体系,可增强水稻耐旱评价的可靠性。导入系H8最耐旱,H6和H7较耐旱,均优于巴西陆稻。本研究结果对水稻的耐旱性评价与耐旱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稻 空心莲子草DNA SSR分子检测 耐旱 综合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水稻机械化进程取得较快发展,但仍存在农机、农机和农艺配套及农机社会化服务问题。因此,提出完善耕地权属体制、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完善农机工艺、提升农机服务化水平等相应措施。最后,在"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上,对"十二五"时期加快水稻农业机械化蓬勃发展提出期望。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生产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不同包膜肥料对比试验初报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

摘要:在沿江江南地区进行水稻不同包膜肥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树脂包膜氮肥、硫磺包膜氮肥和硫磺树脂包膜氮肥依次较普通氮肥对照增产8.71%、13.71%和17.59%。双层包膜的SPCU(硫磺树脂包膜氮肥)处理增产效果优于其他2种包膜肥料。

关键词: 沿江地区 水稻 包膜肥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个环境下糙米和精米蛋白质含量的QTL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两个直链淀粉含量相似的水稻品种93-11和日本晴为亲本,采取单粒传法创建由190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并构建了包含202个SSR、CAP和STS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两个不同生态环境下(三亚、合肥)对糙米蛋白质含量和精米蛋白质含量的QTL进行了定位分析,共定位到9个QTL。其中,qBRPC1.3在两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稳定性较高,其贡献率达9.4%;位于第1染色体的RM578-RM10596是多效性区间,同时控制糙米蛋白质含量和精米蛋白质含量,贡献率分别为6.4%和5.7%。

关键词: 水稻 蛋白质含量 数量性状基因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