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现状及发展对策

安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该文介绍了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现状,根据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加快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 现状 发展对策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草鱼免疫的生态综合调控对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草鱼免疫的生态综合调控对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方法]2016年5—10月,分析了联合使用EM制剂、二氧化氯和底质改良剂对安徽合肥和马鞍山免疫草鱼养殖池塘水质的综合影响。[结果]与对照池塘相比,生态综合调控对试验池塘水体具有较好的净化作用,能降低硝酸盐(NO_3~--N)、亚硝酸盐(NO_2~--N)、氨氮(NH_4~+-N)、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提升溶解氧,稳定pH。[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促进池塘养殖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草鱼 免疫生态调控 养殖池塘 水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分离并鉴定鸭源新城疫病毒。[方法]从安徽地区鸭病料中分离新城疫病毒,测定其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和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结果]2株新城疫病毒均为强毒。通过RT-PCR技术对这2株鸭新城疫病毒的F基因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发现F基因裂解位点为~(112)RRQKRF~(117),符合NDV强毒株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F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发现,AH1株属于基因Ⅶ型,而AH2株属于基因Ⅵ型,来源于鸽源病毒。[结论]水禽新城疫病毒(NDV)的感染来源复杂,应避免将不同种类的家禽混合饲养。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分离 鉴定 F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替代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明确秸秆全量还田替代磷钾肥量。[方法]以常规化肥用量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替代不同比例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条件下,常规化肥施用水稻产量较秸秆不还田处理降低2.0%。各处理以秸秆还田替代30%磷钾肥处理最高,且通过提高水稻产量构成中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经济效益以秸秆还田替代30%磷钾肥处理最高,较常规施肥处理产值增加0.6%,纯收入增加1.2%。[结论]综合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以秸秆还田替代30%磷钾肥处理施用效果最佳。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水稻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开发建立了实用的科研管理系统,并与现有OA系统整合,配套科研成果知识产权交易库和交易平台,从而可更便捷高效地开展农业科研管理系统服务工作。系统使用中应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存储、备份工作。

关键词: 科研管理系统 项目申报 数据库 展示交易 信息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鳜鱼池塘健康养殖试验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7

摘要:鳜鱼是我国四大名鱼之一,生长快,肉质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安徽鳜类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2016年度开展了安徽土著鳜鱼当年养成商品鱼试验,以期促进安徽鳜鱼产业发展,结果表明:每667m2产鳜鱼532.2kg,规格550g及以上占71.8%,养殖成活率90.1%,取得了较好成效.

关键词: 鳜鱼 当年繁育 池塘养殖 鱼病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速生桂花新品种'雨田绿桂'

园艺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雨田绿桂'是从银桂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速生新品种.新叶翠绿,成熟叶深绿色,叶厚革质,侧脉6~8对,两端渐尖.花期9月至10月上旬,花绿白色,花量中等,无果实.树体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适合安徽省及周边地区栽培.

关键词: 桂花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W08S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08S是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用绿102S自然变异株系统选育而成的光温敏不育系。具有综合性状优良、花期较长、不育性稳定、不育期较长、配合力较强等特点,2014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 W08S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摘要:杂交水稻种植已在全球推广应用,而杂交水稻制种成本偏高、程序繁琐已成为杂交水稻发展的一个瓶颈。笔者从水稻资源创制、品种选育、混播制种技术研究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可机械化混播制种组合"新混优6号"的混播制种技术进行研究,包括除草剂苯达松的用药时期和用药量、父母本的混合比例和不同播种方式比较试验等混播制种技术进行研究和验证,说明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成熟可行,是杂交水稻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机械化制种 稃色标记基因 苯达松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种猪场仔猪猪瘟免疫效果分析

养猪 2017

摘要:为了解安徽省种猪生产企业的仔猪阶段猪瘟免疫效果,选择不同地区6家种猪场,用ELISA方法,对其仔猪猪瘟一免和二免后3周左右的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对其抗体阳性率、合格率和离散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仔猪阶段,6家猪场均使用传代细胞源疫苗实施两次猪瘟免疫,首免和二免日龄分别为23~28日龄和49~60日龄。二免后的抗体阳性率均达到较高水平,为81.81%~100%。二免后的抗体合格率均较首免有明显提高,提升幅度为9.75~50个百分点,其中5家达到较高水平,为72.73%~100%,但仍有一家较低,为45.45%。各场抗体离散度稍高,为17.4%~28.87%。研究结果将为种猪场乃至其他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猪瘟 种猪场 仔猪 免疫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